摘要:目的:觀察分析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鼻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對80例鼻出血患者進行微波治療止血。結果:治愈為78例(97.5%),好轉2例(2.5%)。總有效率100%。結論: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鼻出血具有針對性強、療效確切、止血迅速、療程短、病人痛苦小等優點。在鼻出血治療中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鼻內鏡 微波 鼻出血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01-01
鼻出血是鼻科常見病。以往一般使用前鼻孔填塞或是前、后鼻孔填塞法進行止血治療,但此類方法療效不確切、治療時間長,并有一定復發率,而且此類治療并發癥也較多。筆者所在科室使用鼻內鏡引導下用微波治療鼻出血,療效理想。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病例來源于2010年0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共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齡23-75歲,平均48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鼻出血,且均無外傷、嚴重肝臟疾病及血液病等出血病因。
1.2 治療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臥位。對已有填塞物患者先取處填塞物,用吸引器吸出鼻腔內血凝塊及過多的鼻腔分泌物。用 1%地卡因及腎上腺素的棉片對患側鼻腔進行粘膜收縮及表面麻醉。用0°或30°鼻內鏡檢查鼻腔,并結合棉片血染情況尋找出血點。必要時可對中、下鼻甲可以進行骨折移位消除視野盲區,直至判明出血部位。將微波功率調至35-40w,對出血部位及小范圍的周圍粘膜進行微波治療,每次治療時間2-3秒。
1.3 療效判斷標準。
①痊愈:隨訪3個月在同一治療部位無再出血為治愈。②好轉:同一治療部位再出血次數、出血量均明顯減少。③無效:同一治療部位出血次數、出血量均無減輕甚至加重。痊愈加好轉為總有效率。
1.4 結果:所有病例中治愈為78例(97.5%),好轉2例(2.5%)。總有效率100%。
2 討論
以往治療鼻腔出血,主要采取是盲目性較大的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術。由于出血部位不明確,或對出血點的止血控制力度不佳,填塞止血成功率不高。而且每次填塞后需維持填塞時間需2-3天,療程長。在填塞過程中及填塞維持時患者痛苦大。而鼻內鏡輔助下微波治療鼻出血在以上各方面均有明顯優勢:①針對性強:明確出血點是治療鼻出血的關鍵,越能精確地得到出血部位,越能針對其有效止血并最大程度避免周圍組織損傷。鼻內窺鏡檢查圖像清晰,除對下鼻道、鼻腔后段等較深部位窺視無礙外也便于檢查如嗅溝、上鼻道等狹小隙道。故利于準確尋找到出血部位[1]。②止血迅速,療效確切:微波是使用其熱效應原理,極短時間內產生高熱使粘膜血管壁蛋白變性凝固、纖維疤痕形成、血管閉塞,從而達到止血目的。凝固組織無碳化、無煙、無異味。③療程短,痛苦小:微波治療時間很短,對一處出血部位的微波治療時間總長約10余秒。采取表面麻醉可基本滿足麻醉要求,患者痛苦小。治療后局部反應輕,創面易修復,愈合快[2]。復發率低。治療后活動限制少,能增加患者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④有效減少并發癥:此方法不需過緊的鼻腔填塞,避免因此引起鼻中隔穿孔、鼻竇炎、中耳炎等并發癥[3]。
綜上,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鼻出血具有針對性強、療效確切、止血迅速、療程短、病人痛苦小等優點。在鼻出血治療中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羅永海,李彥華,張偉,等.鼻內窺鏡下出血的點定位診斷及治療[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8,15(7):408
[2] 羅松,李井成,鞠麗嫻.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難治性鼻出血[J].臨床醫學,2011,31(3):92-93
[3] 王惠亭,桑建中,張國正.鼻內鏡下雙極電凝治療頑固性鼻血[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8):69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