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駐疆部隊官兵和駐地市區居民傳染病預防知識開展問卷調查,發現部隊官兵傳染病預防知識掌握水平明顯高于駐地居民,部隊醫療部門為普及傳染病知識發揮作用明顯。
關鍵詞:衛生防病 健康教育 傳染病預防效果 調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47-01
為全面了解駐疆基層某邊防部隊官兵對傳染病知識的知曉現狀,發現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檢驗部隊健康教育的作用。我們于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分別對350名某邊防部隊官兵和駐地邊境市350居民進行了傳染病認知情況調查。確定傳染病認知水平是影響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1],部隊醫療部門為普及傳染病知識發揮明顯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隨機抽取駐疆某部官兵和駐地邊境市居民,分別調查350人。
1.2 調查方法。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傳染病知識調查問卷。采用現場問卷填表調查的方法,由本人匿名填寫,現場發卷當場收回。調查內容包括傳染病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相關態度行為和知識來源等。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分別發放問卷350份,隨機各抽取有效問卷289份。
地方人員平均年齡32歲,部隊人員平均年齡在35歲,被調查者地方人員58.00%為大專及以上學歷,部隊人員大專以上文化水平65.7%。
2.2 傳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影響因素。
2.2.1 總體知識得分情況。本次調查問卷中設計有20道題目,答對每題得5分,答錯或不答得0分,滿分為100分。結果顯示:
駐地居民平均知識得分40.4分,最低得分20分,最高75.0分,其中260人分數位于25.0—62.5分之間,占90.00%。駐疆某部平均知識得分85分,最低得分70分,最高99.0分,其中280人分數位于80.0—95.0分之間,占97.90%。
2.2.2 基本知識掌握 有關傳染病一般知識的掌握情況,其中對于“流感疫苗重點保護人群”和“艾滋病破壞人體沒免疫系統”知曉率較高[2],正確率為72.05%和76.09%;而對于“卡介苗是否用于預防肺結核”知曉率較低,僅為19.74%。見表1。
2.2.3 傳染病傳播途徑知識掌握情況。調查中共設計了7項問題用于了解對傳染病傳播途徑的掌握情況。居民和官兵對細菌性痢疾可有可由瓜果傳播以及艾滋病和乙肝傳播方式知曉率都較高,而對于霍亂也可由瓜果途徑傳播知曉率都較低[3]。分別為13.49%、20.00%。
2.2.4 傳染病知識影響因素分析。
2.2.4.1 知識得分與性別關系。男性與女性平均知識得分分別為39.68分和40.95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9,P=0.43)。
2.2.4.2 知識得分與學歷的關系。按照學歷分為三組,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學歷的知識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7.11,P<0.01)。均數間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大專及以上組比其他兩組的傳染病知識平均得分高(P<0.01),初中及以下組和高中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待傳染病人的態度:
患哪種傳染病會終止與其往來。城市居民對于患傳染病的人群持排斥態度,大多數人不能正確認識和接納此類人群,[4]部隊官兵大多數人能正確認識和接納此類人群。在“鄰居或同事患哪些傳染病會終止其來往”一題中,選擇肺結核的人數最高,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38.75%,其次是乙肝,城市居民只有83人選擇“均不會終止與其來往”,部隊官兵有280人選擇“均不會終止與其來往”。
2.4 知識來源。
傳染病相關知識來源及期望來源。
居民獲得傳染病知識途徑多元化,主要來源于報紙、雜志、書籍、宣傳單、廣播、網絡、講座、咨詢、同伴和教育展板。部隊官兵獲得傳染病知識主要來源于部隊健康知識宣傳,其次是部隊報紙、書籍。
3 討論
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知識,對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5]。經過部隊醫務人員的艱苦努力,廣大官兵對傳染病知識的掌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傳染性疾病的控制有了很大的進展。
傳染病防治是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普及傳染病防治知識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預防傳染病并不僅僅取決于醫藥知識的多少,它更是一種人生態度或者是一種對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態度[5]。要使人們形成正確的傳染病防治的態度和行為,積極的態度和行為有利于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
4 結論
綜合上述得出結論:①部隊醫務人員在宣傳健康知識預防傳染病方面作用明顯,部隊官兵預防傳染病知識掌握水平明顯高于駐地居民;②部隊醫務人員對常見傳染病知識繼續加大宣傳力度,保持良好勢態;③應注重對新入部隊官兵的健康知識宣傳;④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應特別強調正確的態度、信念和行為的教育;⑤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途徑的宣傳教育方式,達到更好的普及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紹基,傳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03
[2] 孫貴范,預防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07
[3] 李蘭娟,霍亂的研究進展——感染性疾病(7).新醫學.2005,36:182-184
[4] 羅家洪,李健.流行病學,科學出版社,2010.12
[5] 傅 華,預防醫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