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58-01
消化性潰瘍是呈世界分布的多發病,約10%的人口一生患過此病。老年人消化性潰瘍中,胃潰瘍多于十二指腸潰瘍,臨床癥狀不典型,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者比率較高,疼痛多無規律性,而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貧血等癥狀明顯,胃體潰瘍或高位潰瘍及巨大潰瘍多見。為更好地掌握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特點,提高診斷符合率,減輕患者痛苦和恐懼心理,現對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32例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診治和護理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老年消化性潰瘍病例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齡60-89歲,平均69歲,病程30天至25年,平均5年,全部患者經X線鋇餐檢查和胃鏡檢查,病理切片確診。
1.2 臨床表現。
老年人消化性潰瘍臨床表現多不典型,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者比率較高,疼痛多無規律,飲食不振、惡心、嘔吐、體重減輕、貧血等癥狀較突出。32例患者中均有腹部隱痛、食欲減退、反酸、噯氣等表現。其中伴有其他疾病28例:高血壓16例,心腦血管疾病6例,糖尿病4例,類風濕關節炎2例。
1.3 治療方法。
本病確診后一般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包括內科基本治療、藥物治療、并發癥的治療和外科治療。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目的在于:①緩解臨床癥狀;②促進潰瘍愈合;③防止潰瘍復發;④減少并發癥。但目前現有的各種療法尚不能改變消化性潰瘍的自然病程和徹底根治潰瘍。本組采用1999年海南全國幽門螺桿菌科研協作組會議推薦的三聯療法方案[1]: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每天2次口服,共1周,效果顯著。上腹飽脹者可臨時口服嗎丁啉,以助胃排空。潰瘍愈合后的維持治療:間歇或按需治療,即癥狀出現或潰瘍復發時按療程服藥;長期維持用藥,即潰瘍愈合后繼續服藥3-6個月,多用法莫替丁標準劑量的半量睡前頓服,亦可用奧美拉唑20mg每周2-3次口服。
2 結果
32例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中,自覺癥狀全部消失20例,治愈率62.5%,主要癥狀消失10例,好轉率31%,2例發生穿孔,轉外科手術治療。
3 討論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漸衰退,且合并其他疾病較多,易誤診,為了提高對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診斷準確率,對于老年患者,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仔細地進行體格檢查,排除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適,在全身癥狀允許的情況下,盡早做胃鏡檢查,以明確診斷并早期治療。根除Hp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關鍵。對確診的消化性潰瘍,首先要區分Hp陽性還是陰性,對Hp陽性者,需根除Hp治療,必要時于根除Hp治療后再抑酸治療2-4周。對Hp陰性的潰瘍包括NSAID相關性潰瘍,可服H2RA或PPI,十二指腸潰瘍療程4-6周,胃潰瘍6-8周。也可用粘膜保護劑代替抑酸藥治療胃潰瘍。是否需要維持治療,應視潰瘍復發頻率、年齡、是否服用NSAID、吸煙、有無其它嚴重疾病及潰瘍并發癥而定[1]。
4 護理
4.1 做好心理護理。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的人易患十二指腸潰瘍[2]。潰瘍活動期應囑患者臥床休息并做好心理護理,對老年患者要耐心、溫和、不厭其煩、稱呼要有尊敬之意,對某些性情比較古怪、固執的老年患者要盡量照顧他們的習慣,當腹痛腹脹時易引起不良情緒,此時醫護人員應當親切安慰,并及時處理,多給予安慰和鼓勵,使之不斷振奮精神,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創造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多做生活護理,讓老年患者感到被重視、受尊敬,做到醫患配合,更好地促進病體康復。指導患者保持樂觀的態度。
4.2 飲食護理。患病期間以少食多餐易消化、清淡為原則,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吸煙影響潰瘍愈并可促進潰瘍復發;酒、咖啡、濃茶、可口可樂等飲料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易誘發潰瘍病。避免餐間零食和睡前進食,癥狀控制后,盡快恢復正常的飲食規律。
4.3 做好服藥指導。服用抗酸藥如氫氧化鋁凝膠,應在飯后1小時和睡前服用,避免與奶制品同時服用;H2受體拮抗藥如西米替丁應在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也可在睡前服用;若同時服用以上兩種藥品,應間隔1小時以上。質子泵抑制藥奧美拉唑可引進頭暈,用藥期間應避免開車或其他須高度注意力集中的工作。硫糖鋁片宜在進餐前1小時服用,不能與多酶片同服。
4.4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老年消化性潰瘍具有其特殊性,一旦發生并發癥后果較嚴重,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特別應注意觀察血壓、心率變化和面色情況,注意觀察疼痛的性質、部位,警惕并發癥的發生,評估患者有無嘔血、便血,觀察嘔血、便血的量、顏色、性狀、頻率及持繼時間,如伴有心率增快,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出冷汗等休克癥狀,應及時報告醫生,配合搶救。
參考文獻
[1] 內科學/馬愛群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64-273
[2] 醫學心理學/胡佩誠主編.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