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9年6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住院患者30例,治療方案采用飲食護理,心里指導,營養指導,起居指導治療知識指導進行護理。結果:三著差異顯著,單純的癥狀護理已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結論:護理干預能有效的延緩,通過飲食,運動等干預護理對控制血糖非常有效。
關鍵詞:護理干預 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45-01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6—11月來我院的3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56—83歲,病程3—30年。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能自理,無神經系統并發癥,3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隨訪12—15個月后,發現10例前期患者無1例發展到中期,10例中期患者有1例上升為后期,發生率為10%,后期患者增至11例,發生并發癥2例發生率為18%,三著差異顯著,單純的癥狀護理已滿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通過飲食,運動等干預護理對控制血糖非常有效。
2 護理
飲食護理,①熱量的攝入,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活動量安排主食與副食的攝入量,以保證正常的體力活動所需的能量,孕婦,兒童,營養不良伴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熱量應酌情增加,輕體力勞動急肥胖患者應酌減,我們按標準體重來計算每日所 需熱量,一日三餐1/5、2/5、2/5、分配,讓患者自覺遵守預算規定,不進額外飲食。②用科學方法控制飲食,每周測體重2次,以了解是否合乎營養標準,避免多食,以不引起明顯饑餓感為度,若過分限制飲食,使病人常處于饑餓狀態,長期下去病人體質下降,消瘦,抵抗力弱,易出現并發癥,故飲食應根據患者個人健康狀況,活動能力等作為參考,必要時適當調整,③食物的選擇,宜食低脂肪,高蛋白,低糖,高纖維素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應選擇含有果膠成分含有胰島素樣成分的柚子,梨,桃等,指導病人戒酒,不吃甜食,飲食中必須含有足夠營養素,(包括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糖,脂肪,蛋白質分配比例要適當,④體育鍛煉,長期堅持適宜的運動鍛煉,可使人心情舒暢,增加體質和耐性及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并可全面促進各系統新陳代謝,促進葡萄糖,脂肪,酮體的利用,減輕胰島素負擔,降低血糖。
3 出院指導
心里方面的指導,糖尿病是一種典型的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這不僅給患者的健康及家庭幸福造成很大影響,同時也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病人常因此而背上包袱,情緒低沉,對疾病失去信心,采取無所為的態度,這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情緒的波動可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病情出現反復,所以心里護理非常重要,教育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保持良好的心態,與醫護人員配合并取得家屬支持,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從而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識。
營養方面的指導,合理控制飲食,三餐熱量分配始終堅持原則,飲食習慣上要注意低鹽、戒酒、改變喜甜食,睡前進食的習慣,病人攝取營養全面的飲食,提高機體免疫力,
起居方面的指導,指導患者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但不要過度勞累,按時休息,勞逸結合,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防止并發證,加強個人衛生,避免損傷感染,囑病人可隨身攜帶糖塊等甜食,以便出現低血糖現象時可及時糾正。
治療知識的指導,①病人的長期配合是良好的治療基礎,所以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糖尿病健康知識的教育,指導自測血糖,可用小型血糖儀,尿糖的測試,每日收集四段尿,即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覺前。入睡后到早餐前,各段尿液搖勻后用試紙測試,根據試紙顏色變化判斷尿糖水平,以便自我摸索出飲食,活動,用藥之間的關系,②飯前半小時口服降糖藥,2型糖尿病病人多用降糖靈治療,而這類藥在體內2小時起效,許多病人愿飯后才服藥,當體內血糖升高時,藥物還未起作用,所以囑病人還是飯前服藥比較合適,③糖尿病病人需隨身帶卡片,卡上寫清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診斷,便于發生意外的搶救。④囑病人定期到醫院檢查,當有并發證是及早就醫。
綜上所述,通過護理干預,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遵醫囑,在護理前后具有顯著臨床意義,對患者實施護理措施和前瞻性指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可借鑒性。
參考文獻
[1] 王莉敏.2型糖尿病營養狀況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7.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