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在臨床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4例患有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再抽取同期同年齡段的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病例44例。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多項血尿檢測指標進行檢測。結果:A組患者的血尿UALB/UC、α1-MG、RBP、CysC、CRP至均明顯高于B組研究對象結論: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的多項血尿生化指標會顯著性增加,這對于臨床對患有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準確及時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多項生化檢測 糖尿病腎病 診斷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79-01
為了對多項生化檢測指標在臨床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分析,使臨床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早期生化表現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為臨床提供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的有效方法,使該類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降低死亡率,我們組織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來我院就診的患有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和同期同年齡段的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病例各44例,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多項血尿檢測指標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這三年時間內,采用臨床研究過程中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患有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和同期同年齡段的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病例各44例。A組患者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齡最大者71歲,年齡最小者37歲,平均年齡50.4歲;患者中糖尿病病程最長者8年,病程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2.5年;B組患者中包括23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齡最大者73歲,年齡最小者34歲,平均年齡52.1歲。抽樣患者所有自然資料,統計學差異并不明顯,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
1.2 方法。
將抽樣中的兩組共88例研究對象分別定義為A、B兩組,對兩組研究對象包括UALB/UC(免疫透射比濁法)、α1-MG(免疫散射比濁法)、RBP(免疫透射比濁法)、CysC(免疫透射比濁法)、CRP(免疫透射比濁法)在內的多項血尿檢測指標采用我院現有蛋白分析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時,我們認為數據之間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經過仔細研究后我們發現,A組患者的血尿UALB/UC、α1-MG、RBP、CysC、CRP至均明顯高于B組研究對象,且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P<0.05)。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英文縮寫:DN)是起病非常隱匿、病情非常嚴重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微血管病變的并發癥。該病的發生通常情況下可累及到患者的腎小球和腎小管,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腎病患者發病的初期可以對病情實現逆轉治療,但一旦患者出現持續性清蛋白尿表現,病情將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直至患者死亡[1]。
患者血清中CysC濃度與UAER具有非常明顯的相關性,使對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進行客觀反映的一個特異性非常強的指標。是一種非糖基化的堿性低分子蛋白質,能夠非常順利通過腎小球,并被近曲小管的上皮細胞進行重吸收和降解處理,該指標血中的濃度由腎小球的濾過率決定,其含量相對比較穩定,不受患者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2]。以前臨床認為導致DN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狀態下腎臟的糖代謝功能發生紊亂與血流動力學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但相關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對血糖和血壓進行嚴格控制,僅能夠對部分DN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延緩作用,大部分患者仍會繼續發展為腎衰竭。有研究結果提示,高水平的CRP不僅是腎衰竭癥狀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還可以對ESRD患者的預后進行預測[3]。游離狀態的α1-MG可通過腎小球進行濾過,絕大部分在腎小管發生重吸收和降解反應,腎小管發生損傷時的低相對分子質量蛋白尿及混合性蛋白尿時,患者尿中α1-MG排出量明顯增加,其測定值基本不會受到尿液pH值的影響,因而對尿液α1-MG水平進行測定,從而對腎功能損傷程度進行判斷具有重要意義[4]。尿RBP是一項敏感性非常強的對腎近曲小管的損傷程度進行早期診斷的一項指標。RBP是一種肝臟分泌的低分子質量蛋白,在正常狀態下,RBP的排出量非常少,在尿中相對比較穩定,不易發生分解反應,不會受pH值和血壓的影響;但在腎近曲小管發生損傷時,其尿排量會顯著增加。
總而言之,患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的多項血尿生化指標會顯著性增加,這對于臨床對患有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準確及時診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還可以對該類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客觀的評價。
參考文獻
[1] 司徒玉,黃萍萍.腎功能不同損害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與肌酐,肌酐清除率的相關性研究[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6,22(12):137-138
[2] 王蕾,莊亦輝,高峰.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在腎臟疾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2006,19(12):289-290
[3] 杜國有,顧向明,黃階勝,彭明,朱小華,梁振鐘,丘利玲,許翠錦.血清胱抑素C檢測在評價2型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害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8,11(09):156-157
[4] 周悅昌,陳麗萍,王玉華.血清胱抑素C測定在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0,15(05):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