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并探討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方法技巧及臨床療效。 方法:對我院近年收治的121例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21例患者臨床療效評估參照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Ⅰ級28例,Ⅱ級36例,Ⅲ級33例,Ⅳ級12例,Ⅴ級8例,Ⅵ級4例。結論:外科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要視具體情況采取最合適的手術方式,術中規范操作,術后精心護理,才能保證患者順利康復,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高血壓 腦出血 手術方式 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08-02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作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殘率都相當高[1],究其原因,大都是由于各種誘發因素導致血壓急劇上升,從而使動脈破裂而引發出血[2],形成血腫,引起占位效應。現代神經外科領域,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有多種多樣的方法,然而療效不一,但是通過手術治療腦出血已得到普遍認同[3],神經外科手術能迅速清除血腫,減輕繼發性腦組織損傷,有效降低高血壓腦出血的致殘率及死亡率。我院近年共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21例,針對具體情況對他們進行了不同方式的手術治療,取得的臨床療效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121例,男74例,女47例,男:女為1.6:1;年齡33歲-74歲,平均51.2歲;發病到入院20min-2h45例,2h-12h56例,超過12h20例;81例患者無明顯誘因,于安靜狀態下突然發病,40例患者于勞累,激動時發病;基底節區出血82例,小腦出血19例,丘腦出血15例,頂葉出血5例;術前根據道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對患者意識狀態進行評分:3-5分17例,6-8分42例,9-12分62例。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給予止血、降壓及脫水等常規治療。同時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外科治療。
1.2.1 穿刺引流術。59例患者接受穿刺引流術,采取T-L1型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操作步驟參照顱內微創血腫清除技術規范化治療指南[4],對于血液破入腦室的患者,同時進行單側或雙側側腦室額角穿刺引流。術畢給予尿激酶2萬U+生理鹽水2ml腔內注射,每日3次,注射后夾閉2h,引流管留置5d左右予以拔除。夾閉引流管過程中若患者出現頭痛不適癥狀,立即開放,防止顱內壓過高引起緊急情況。對于腦室完全梗阻的患者,宜保持引流管開放狀態。
1.2.2 小骨窗開顱40例患者接受小骨窗開顱手術,CT定位血腫,取長約4-6cm縱切口切開頭皮,顯露血腫過程中注意避開顱腦功能區及外側裂大血管區域。顯露出顱骨后對其行電鉆鉆孔,然后以硬腦膜穿刺針刺入血腫腔,抽吸其中部分液體達到降壓目的,再切開3-4cm皮層以進入血腫,于顯微鏡下用吸引器負壓吸除血腫,電凝止血,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腫腔至顏色清亮后置管引流,逐層關閉創口。術后5-7d拔除引流管。
1.2.3 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22例患者接受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采用YL-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穿刺針和一次性接管。CT定位血腫部位及穿刺點,盡量避開頭皮血管,選擇長度適宜的穿刺針,電鉆鉆入,穿刺針刺入血腫中心,拔除針芯,測孔接上引流管,抽吸血腫1/3-1/2后于腫腔內注入尿激酶2萬U+生理鹽水4ml,夾閉2-4h后開放。對于血腫破入腦室的患者,可行腦室穿刺引流。術后控制血壓、血糖,并給予抗炎、脫水、對癥支持。
2 結果
參照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完全恢復正常為I級;基本能夠自理,但部分行為需要人幫助為II級;可拄拐行走,但生活不能自理為Ⅲ級;需長期臥床,不能行走為Ⅳ級;植物狀態為Ⅴ級;死亡為Ⅵ級。本組患者Ⅰ級28例,Ⅱ級36例,Ⅲ級33例,Ⅳ級12例,Ⅴ級8例,Ⅵ級4例。
3 討論
現在臨床醫學研究認為高血壓性腦出血高發人群為中老年人,該病已成為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脅。根據相關機構統計:腦出血死亡率高達35-45%,而且近年來發病年齡逐年減小,有年輕化趨勢。患者一旦出現腦出血癥狀,應即刻進行手術治療,腦出血后數小時內會引起周圍腦組織繼發性損害,因此盡早進行手術治療能迅速降低出血后造成的不良后果,減少血腫引起的占位效應,從而減少和避免腦組織損害,保護大腦功能,為患者康復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在整個神經外科領域,微創手術已成為發展趨勢。近年來,顯微鏡技術飛速發展并在臨床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顯微鏡下顱腦血腫清除術已較為成熟,臨床療效顯著。腦出血患者外科治療常用術式包括:顱腦鉆孔血腫引流術、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以及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等。其中顱腦鉆孔血腫引流術具有操作簡單、創傷較小的優點,適用于出血量在40ml以下的患者,若出血量較大,該種手術方式多不能及時有效解除腦組織受壓狀況,多不采用。對于出血量超過40ml的患者,宜采取顯微鏡下骨瓣開顱手術,該術式能直視下徹底清除血腫、充分解壓,而且止血確切,但是該術式創傷較大,患者恢復時間較長[5]。而隨著神經外科領域顯微技術的日趨完善與成熟,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漸被眾多患者接受,取得的臨床療效也令人滿意。
綜上所述,外科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要視具體情況采取最合適的手術方式,術中規范操作,術后精心護理,才能保證患者順利康復,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良輔,龐力.高血壓腦出血的微侵襲手術治療-前瞻隨機多中心研究.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1,9(2):151-154
[2] 王維治.神經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6
[3] 王心杰,孫樹杰.微創血腫清除術治療腦出血療效分析[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7,9(10):26
[4] 劉承基.腦血管病外科治療.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243-247
[5] 趙勇剛.腦出血微創清除手術時機的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9,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