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設備是醫院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醫院的診療水平與社會、經濟效益。醫療設備是反映醫院經濟實力、規模大小和醫療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是醫院開展醫療、科研、教學等各項活動的物質基礎,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和發展衛生事業的重要條件。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醫療設備的管理,以充分發揮其效能,實現保值增值,提高醫院的業務發展水平,增強醫院的競爭力是十分重要的。為此必須從設備購入、折舊、維保、成本核算、報廢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管理。
關鍵詞:醫院 設備 使用率 管理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21-01
首先醫院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醫療設備管理制度,從設備的購入到報廢都有相應的制度可以依照,并有設備管理制度、設備維修制度、計量儀器的強檢制度以及相關人員的管理制度。有了制度并能夠得到嚴格執行,是提高醫療設備使用率的前提保證。
(1)萬事開頭難,醫療設備的購入是提高設備使用率的第一關,第一步走不好后續的管理再完善也無濟于事。醫療設備的購入要嚴格論證,要考慮醫院診療技術需求,財務狀況等綜合因素,成立由管理部門、采購部門、使用部門和專家組成的論證組,對購置計劃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進行嚴格論證,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不但要看醫院病人和診療技術發展的需求,還要考慮周邊相鄰醫院的設備狀況。既要配備用于常規檢查的醫療設備,還要鼓勵用于新技術新項目的醫療設備,對已有醫療設備使用率低、經濟效益不好的,要總結原因,避免出現類似錯誤。
采購招標過程要公平、公正,購入時必須執行請購、詢價、公開招標這一程序,各部門要一起從設備使用的實際出發,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及國內外先進技術,購入時嚴把質量關、價格關,保證設備的先進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絕盲目采購。
在醫療設備采購的前和后,必須充分重視廠家的使用和維護培訓,使用科室和設備科工程師都要參加,以充分了解儀器設備的性能與使用方法。設備移交給使用科室,要有專人負責,并能熟練使用。設備檔案整理好后要移交檔案室統一管理,以便隨時借閱參照,避免使用日久資料不知蹤影的現象發生。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因素是醫療設備使用時的耗材等運行成本,以及將來的維保費用。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高新尖技術應用于醫療儀器設備,有的廠家出于長期利益的考慮,對機器的維修、耗材配件供應進行了壟斷保護,使得日后的維保成本居高不下,這一點在設備選擇上也是必須重點考慮的。
(2)設備的安裝調試結束后,必須重視驗收工作。驗收不僅僅是簽單確認是否達到了機器設計使用性能、文字資料的完整性,由于醫療設備儀器日趨復雜,無不應用了計算機及其他高新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接收并保管好各種配件,包括軟件光盤、校準模塊、將來移機所需的配件等等。也許這些東西長期不為所有,看起來又不起眼,極容易被忽略,丟失現象極為普遍。一旦需要它卻找不著了,必然出現不必要的停機待修現象,造成經濟和時間上的損失。所以機器投入使用后,不僅要做好對文字資料的編號、歸檔,更要重視隨機零配件的收集保管,方才體現了一個單位管理的嚴謹性。
(3)設備維修人員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是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重要保證。醫療設備總是最先應用最新科學技術的領域之一,尤其像CT、磁共振等大型醫療設備技術復雜、科技含量高,需要一支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的高素質技術隊伍進行維護和保養,才可能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最大效能。作為醫院一方面要有意識地招聘一些維修技術人才,一方面要重視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不斷學習提高。應鼓勵設備維修人員積極參加廠家及其他機構舉辦的培訓班、技術講座,不斷接受和學習維修新技術,同時在設備科配備必要的維護用儀器工具,方便開展工作。要重視在廠家保修期間難得的實戰演練和學習機會,能夠做到相同故障在第二次出現時,在廠家電話指導下能夠自我解決最好,既節約了時間也培養了自己的維修隊伍,還為將來降低設備保修成本支出奠定了技術基礎。
(4)醫療設備需建立完善的維護保養制度。確保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不僅僅是設備管理和維護部門一家之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無間隙日常工作。要向廠家索取全面正規的定期保養資料,將除塵、溫濕度恒定、電力保障等注意事項貫穿于儀器使用的全過程。醫療設備應配備專門負責維護保養的工程師,經廠家培訓后定期進行預防性維護保養,把一些故障隱患及時排除,平時要有維護保養記錄。若發生故障,院內工程師不能解決,維護保養工程師要有準確匯報故障信息和現象的能力,盡量在廠家的電話指導下解決,并將故障現象和維修辦法記錄在案,以便后續定期統計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監察設備使用情況。
(5)醫院有很多儀器設備具有通用性,是許多科室都要使用的,典型的代表是監護儀。由于科室間發展的不平衡,有的科室使用頻繁、效益顯著、卻又捉襟見肘,有的科室是時常閑置,但又不可或缺。我們的做法是充分發揮設備科的管理職能,將時常閑置的這部分儀器設備集中起來,執行領用和送用制度,專人負責、專人接受申請并及時處理到位,既不耽誤科室使用,又做到了資源的合理的、動態的配置,科室滿意、病人受益,全院一盤棋思想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6)實行全成本核算,以經濟手段提高醫療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實行醫院設備有償占有。核算時,應將大型醫療設備的調試費、裝卸運輸費等計入設備原價中,按規定計提折舊。在合理扣除設備折舊的前提下,將維修費用也計入成本核算,促進科室盡量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推遲報廢更新時間,還可對閑置的固定資產進行重新調配,充分利用,達到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目的。
(7)設備賬務管理電算化、正規化,計算機數據庫要能適應HIS的發展需要。
充分利用醫院現有內部計算機網絡的便利性,根據設備的特點進行電算化管理、財務及設備管理部門根據醫療設備各自的特性進行設備編號、建立設備檔案,對設備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財務、設備管理部門、使用科室可根據自己的使用權限,隨時在內部局域網上檢索了解設備的詳細情況,還可使醫院管理者對全院設備的分布、使用情況一目了然,為醫院的管理、發展規劃、決策提供有效依據,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 安金月等,醫療器械科主任手冊,1998.09
[2] 唐維新等,醫政管理規范系列叢書,2005.12
[3] 張錦,醫療器械管理手冊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