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復方夏天無片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確診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患者12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3例。治療組采用復方夏天無片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對照組單純采用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14 d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VAS評分)的變化及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總有效率79.4%,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組內治療前后疼痛程度VA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組間差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方夏天無片配合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確切,值得推廣運用。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 復方夏天無片 天麻素 穴位注射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94-02
頸椎病是因頸椎間盤自然退行性變化過程中感受外邪或勞傷,導致頸部軟組織和椎體動、靜力平衡失調加重退變,產生椎間盤突出(或膨出)、韌帶鈣化、骨質增生,從而刺激或壓迫頸部肌肉、神經根、脊髓、血管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1]神經根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各型頸椎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類型,約占60%[2]。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本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筆者自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復方夏天無片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63例,取得良好效果。并與單純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組對比觀察,現將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26例患者均為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神經根型頸椎病的門診患者,患者按來診的先后順序,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治療組63例,男23例,女40例;年齡最小者25歲,最大者66歲,平均(47.2+7.2)歲;病程最短者2個月,最長者3年,平均(21.1+3.1)月。對照組63例,男25例,女38例;年齡最小者23歲,最大者65歲,平均(48.1±6.6)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2.5年,平均(20.3±3.5)月;兩組在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被觀察病例,均符合1994年國家中醫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治效標準》[3]:①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等),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支配區域相一致。②壓頸試驗與上肢牽拉試驗多為陽性。③x片顯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骨刺形成等異常改變。④CT及MRI檢查排除其他類型頸椎病。⑤排除頸椎結核、腫瘤等椎體病變。⑥排除頸部軟組織疾患引起的以上肢疼痛、麻木為主的綜合征。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治療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進行穴位注射治療。取穴:阿是穴:取患側頸椎4、5、6、7棘突間旁開2-4cm處尋找壓痛點。每次選2-4穴。操作:令患者取俯臥位,上胸部墊墊,頸部前屈、放松。用5ml注射器抽取天麻素注射液(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出品)3ml、生理鹽水3ml、常規消毒,用齒科5號針,垂直刺入,深度1~2cm,待針感傳導至枕、肩、背、臂時,再稍后退2mm,回吸無血液,再緩推入藥液1.5~2mL,隔日1次,14天為1療程。
1.3.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口服復方夏天無片(江西天施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每片0.32g,每次0.64g,每日3次,口服,用藥14天為1療程。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后觀測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的變化。疼痛程度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4]:在紙上劃一條10 cm的橫線,橫線的一端為0,表示無痛;另一端為1O,表示劇痛;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讓病人根據自我感覺在橫線上劃一記號。表示疼痛的程度。
1.5 療效標準。
① 疼痛:采用VAS評定疼痛程度[5],VAS范圍為0~10分,0分為完全緩解;VAS<3分為顯著緩解;3≤VAS≤5分為輕度緩解;VAS>5分為無效。② 臨床療效:參考《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治愈,原有癥狀消失,肌力及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顯效,原有肩背疼痛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但在某些誘因下發作,頸、肢體功能改善;好轉,原有癥狀和體征程度較前有所減輕;無效,原有癥狀和體征無改善。
1.6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兩組等級資料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的Ridit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治療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2.1%,對照組總有效率7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P<0.01);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差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兩組均能明顯改善患者疼痛癥狀,且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2。
3 討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于中醫的肩臂痛,痹證范疇,《素問?痹論》中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因多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營衛失調,筋脈失養,風寒濕邪乘虛而入,閉阻經絡,氣滯血瘀,“不通則痛”所致。
天麻素是天麻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具有熄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濕、止痹痛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素可恢復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過程間的平衡失調,具有鎮靜、安眠、鎮痛等中樞抑制作用并能改善病變組織的血液循環和促進炎癥吸收。在穴注阿是穴的過程中,藥物直接準確注入受損組織的最痛點即受損的經筋處,使痙攣的肌纖維松弛,并通過與天麻素的協同作用改善局部的微循環,促進炎癥介質的吸收,消除粘連水腫,使局部無菌性炎癥消退,疼痛隨之而解。[6]
復方夏天無片是以夏天無為主要配方制劑,它能促使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與釋放,使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濃度升高,從而具有抗炎、消腫、止痛作用;同時對炎癥病理發展過程中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細胞游走和肉芽形成等三個階段均有抑制作用,對急、慢性炎癥均有對抗作用。其成分中人參二醇皂對紅胺5一羥基胺,對緩激肽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另外其成分夏天無總堿中原阿片堿含量最高,故具有抗腎上腺素、解痙止痛之功能,而所含延胡素乙素具有解痙鎮痛、活血之功能。[7]
本臨床觀察表明,口服復方夏天無片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方法,是現代醫學中的藥物藥理作用結合傳統穴位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療法。該方法的優點是,除了具有針刺療法的作用外,還有藥物的穴位化學刺激以及兩種藥物藥理作用疊加,能明顯緩解患者痛苦,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施杞.中醫骨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95
[2] 施杞,王和鳴.骨傷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02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8
[4] 王 昆,謝廣茹.臨床癌癥疼痛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56—59
[5] 南登昆,繆鴻石.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6] 劉丹,徐慧明,朱永志,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療枕神經痛3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J]. 2011,7(4):36
[7] 何曉敏,何曉楠.夏天無生物堿的鎮痛研究[J].廣東藥學,1998,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