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時,采用改良式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效果、應用價值及注意事項。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剖宮產術中大出血行改良式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本組11例均為在剖宮產術中出現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大出血的患者,經其他保守治療方法不能控制出血而行背帶式縫合,手術保留了其生育能力,術后無大出血。隨訪3-10個月,未發現遠期并發癥。結論:改良式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具有操作簡單,止血迅速可靠,保留子宮且無并發癥等優點,是治療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了產科質量,且簡單、易掌握,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子宮背帶式縫合術 剖宮產術 宮縮乏力 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97-02
產后出血是產科嚴重分娩并發癥,是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發生率為10.83%[1],而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又居產后出血原因的首位,因此及時有效的處理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對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十分關鍵。官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一般處理方法有按摩子宮、藥物治療(宮縮素或前列腺素)、官腔填塞、子宮動脈及髂內動脈結扎等。過去當這些處理方法無效時,則施行子宮切除術來挽救產婦生命,嚴重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因此選擇一種快速、簡便、有效的處理產后出血方法,一直為廣大婦產科醫生所關注。近年來我們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剖宮產產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1205例,其中剖官產353例,剖官產率為29.3%,發生產后乏力出血28例。剖宮產指征為前置胎盤、雙胎妊娠、重度子癇前期、產程延長或停滯,巨大兒、剖宮產史,表現為胎盤娩出后即發生大出血,子宮收縮差,繼而呈 “軟袋”狀改變。28例官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均用縮宮素宮體及靜脈注射,按摩子宮,出血部位“8”字縫合,熱鹽水紗布熱敷子宮,紗布墊壓迫、肛門塞入米索前列醇片600微克,觀察15~20分鐘,患者經過這些處理后大部分宮縮好轉,出血停止,有11例經以上綜合處理仍無效,即實施子宮背帶式縫合術。
1.2 手術方法。將子宮托出腹腔,用手擠壓宮體,觀察出血情況,判斷背帶式縫合術成功的概率,加壓后如出血減少,表明成功的可能性大,可行背帶式縫合術。用 1—0號可吸收縫合線從子宮下緣切口右側中外1/3交界處的切緣下2~3cm處進針,貫透子宮下段全層,從對應的上緣切口處出針,將縫線拉向子宮體前壁右側距宮角3cm處褥式縫合2~3針,出針后將縫線繞過宮底后壁垂直褥式縫合2~3針,(不穿透蛻膜層)達子宮后壁右側子宮骶骨韌帶的上方;在相當于子宮下段切口水平處自右向左、由外向內斜行進針并貫穿子宮全層;在對應的子宮左側水平出針。同法進行左半部的縫合。最后在左側下緣切口對應部位出針,在助手再次擠壓子宮的同時,緩慢漸進性拉緊縫線的兩端后打結,使宮體縮小呈縱向壓縮狀。
1.3 療效評定標準有效:陰道流血量≤50ml/h,子宮收縮好,質硬,出血逐漸減少或停止,生命征平穩,尿量正常;無效:陰道流血量>50ml/h,子宮收縮不良,或頑固性子宮收縮乏力,質軟,出血不能控制,生命征惡化,尿量<30rnl/1l或無尿[2]。
2 結果
11例剖宮產術中因宮縮乏力出血的患者經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后均有效,出血均逐漸減少停止,產后出血量為720~1800ml。5例接受輸血治療(占45.5%),輸血量為400~1200ml。術后無一例因血液循環不良或術后再出血而再次手術。術后常規給予肌內注射宮縮劑,應用抗生素防治感染。術后惡露排出無異常,術口均Ⅱ/甲級愈合,平均住院7.5天。產后42天復查體檢未發現異常,子宮復舊好。
3 討論
3.1 宮縮乏力的處理。
常用的方法有:按摩子宮,使用宮縮劑(縮宮素、米索前列醇)、止血劑、官腔填塞、子宮動脈及髂內動脈結扎等,一般經過這些處理能湊效,如繼續出血,應及時行背帶式子宮縫合,必要時切除子宮,以挽救產婦生命。
3.2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止血機制。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即B—Lynch縫合術,是英國MilfonKenyes醫院報道的一種新的外科手術控制產后出血的縫合方法,尤適用于剖宮產術中經一般處理無效的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有可能避免子宮切除,保留生育能力,是近年來使用的一種處理產后出血的新方法。其原理為機械性縱向擠壓子宮平滑肌使子宮壁的弓狀血管有效地被擠壓,血流明顯減少;刺激子宮收縮而進一步壓迫血竇,使血竇關閉而持續止血。據臨床觀察,如在早期應用,效果更好,可避免輸血反應,醫源性感染等多種并發癥。
3.3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的要點。
在行子宮背帶式縫合術之前,用雙手壓迫子宮,然后觀察子宮出血能否被控制,這一步驟是決定施行本手術能否成功的關鍵。
3.4 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優勢。
治療產后出血過去常用的方法是在抗感染、止血、應用宮縮劑、搶救休克的同時行清官術、按摩子宮、宮腔紗條填塞等。極少數患者需行髂內動脈結扎、動脈栓塞、甚至子宮切除.在基層醫院能做剖宮產手術的醫師不一定能迅速準確地找到髂內動脈,且髂內動脈結扎對盆腔臟器的血運有一定影響。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操作安全簡便、無需特殊器械和手術技巧,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止血效果迅速、可靠、持久。不增加醫療費用,既挽救了患者生命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生育功能。隨訪表明,應用此術式不影響月經來潮,無痛經,子宮復舊好,未發現腸管嵌頓和異物殘留等并發癥,保證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與其他止血方法比較,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止血迅速可靠、損傷小、恢復快、副反應小及保留子宮等優點,是處理子宮弛緩引起產后出血的很好的選擇,便于在基層醫院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惜陰主編.實用婦產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4
[2] 王麗萍,吳瑞芳.改良B-lynch壓縮縫線術在難治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5):50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