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整腸生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對我院2000年至2011年71例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甲硝唑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有效率為48.0%,整腸生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有效率為86.9%,兩組數據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整腸生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關鍵詞:整腸生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73-01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ntibi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是指伴隨抗生素使用而發生的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的腹瀉[1]。一旦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者病情會急劇變化,甚至危及生命。現收集我院2000年至2011年發生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病例71例,采用隨機對照試驗,評價整腸生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的療效和安全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用我院2000年至2011年發生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者71例。年齡在54-80歲,其中男41例,女30例。抗生素應用情況:42例應用3,4代頭孢類抗生素;16例應用喹偌酮類抗生素;4例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7例應用氨曲南。
1.2 診斷標準。①抗生素應用4-10天后表現為頻繁解不成形便或水樣便,腹瀉次數3-5次/天,部分嚴重者超過10次/天,無其他并發癥。②大便涂片,革蘭染色下細菌總體數量減少或球桿菌比例失調(革蘭陰性桿菌<30%,革蘭陽性桿菌>35%,革蘭陽性球菌>20%,革蘭陽性桿菌<5%)[2];或者大便涂片,培養見大量霉菌,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腹瀉,即可診斷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1.3 研究方法。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不停用抗生素的情況下,加用口服整腸生膠囊(整腸生膠囊是以地衣芽胞桿菌無毒株BL2活體菌制成的膠囊)0.5,3次/日,連續服用5-7日。對照組停用抗生素,并加用口服甲硝唑0.5,3次/日,連續服用5-7日。
1.4 療效判斷。痊愈,癥狀消失,大便涂片正常;顯效,癥狀明顯緩解,大便涂片正常;有效,癥狀有所減輕,大便涂片未恢復正常;無效,癥狀無緩解,大便涂片無好轉。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
2 結果
治療組共治療46例患者,其中痊愈26例,顯效14例,有效率為869%;對照組共治療患者25例,痊愈8例,顯效4例,有效率為48.0%。兩組數據比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應用整腸生期間未發生相關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無變化。對照組有1例出現重度腹瀉伴全身癥狀,腸道內鏡檢查出灶性假膜形成,即出現抗生素相關性假膜性結腸炎。
3 討論
抗生素相關性腹瀉大量應用抗生素,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腸道粘膜擾亂正常腸道微生態環境,廣譜抗生素不僅抑制和殺滅腸道厭氧菌,使菌群比例失調,還可導致細菌對糖類代謝減低而使腸道內多糖發酵,生成短鏈脂肪酸減少,未經發酵且不易吸收的多糖增加,引起滲透性腹瀉[3]。
口服甲硝唑,可以有效殺滅腸道內異常增多的細菌,從而治療腸道菌群失調。另外研究發現,約20%的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病例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引起,BI/NAPI/027強毒素型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的出現與甲硝唑治療的高失敗率有關,提示甲硝唑在將來的治療中有效性可能會減低[4]。
整腸生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機制:整腸生主要通過以菌治菌的方法[5]。整腸生口服以后以地衣芽胞桿菌活菌形式進入腸道,在生長代謝中能產生多種抗菌活性物質,如短桿菌肽、枯草桿菌素、制霉菌素和頭孢菌素C等,可抑制腸道中的致病菌;而其是兼性厭氧菌,具有生物奪氧的作用,可促進益生菌生長而使腸道中微生態環境達到平衡,使腹瀉癥狀緩解或消失。現已證實地衣芽胞桿菌對哌拉西林、頭孢菌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不敏感,不需停用抗生素[6]。
參考文獻
[1] Bartlett JG.Clinical practice.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J].NEngl J Med,2002,346(5):334-339
[2] 熊德鑫,白樹民,周熙龍,等.現代腸道微生物學[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2003:215-216
[3] 楊云生,閔敏.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學雜志,2011,6:478
[4] 楊云生,閔敏.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學雜志,2011,6:479
[5] 郭貴海,王崇文.腸道菌群調節劑的研究進展[J]臨床內科雜志,2008,19(2)88-90
[6] 孫晶,李紅,李雪龍,等.整腸生中地衣芽胞桿菌對幾種常見抗菌藥物的體外敏感試驗[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9,5: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