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醫療隊伍管理中越來越注重根據自身能力、自身素質進行醫療工作,即在醫療隊伍中實行分層次管理。分層次管理在臨床醫療建設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身體恢復速度,同時也能提高患者對醫院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為醫院贏得良好口碑。本文將結合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體會中的相關應用體會,來探討分層次管理的實現意義以及實現措施。
關鍵詞:分層次管理 臨床護理 實現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68-02
分層次管理最初是由海南大學傅國華提出,所謂分層次管理是指能精細識別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設計相應的層次管理手段、方法,實施層次對應的有效管理,實現優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減少管理手段、方法層次與管理對象發展層次的不對稱,而導致的管理資源浪費。目前我國的醫療隊伍建構中,護理人員不論年齡、學歷、職稱等是否存在差別都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管理,都干同樣的工作,這對護理工作的開展是極其不利的,也不利于護理工作隊伍的建設。在臨床護理中,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管理,要針對護理人員不同的素質、不同餓年齡以及學歷,設置不同的工作崗位。對那些責任重大且技術水平要求高的崗位,安排資質高、高學歷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可以更好的完成護理工作,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次管理,不僅能有效發展護理隊伍,促進護理隊伍內部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更好的為護理工作服務。醫院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護理工作進行分層次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對護理工作進行分層次管理,提高護理工作的科學管理[1]。
1 分層次管理的相關措施
1.1 分層次管理的概述。分層次管理的實施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按照護理人員的職稱、學歷、護理人員的素質等將護理人員分成3個層次,護理員、基礎護士以及??谱o士。所謂護理員是指正式護理學校畢業的,主要在護理工作中實施病人生活護理以及部分基礎護理工作;基礎護士是指具有初級職稱的護士以及護師,主要護理工作是獨立完成病人各項護理措施以及實施整體護理;??谱o士是指承擔護理工作8年以上,主要負責查房、會診、健康宣傳等護理工作。在護理工作中,各層次崗位要責任明確,職責清楚,護士工作要根據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目標不斷提高工作水準,且獎金等要根據工作水準進行相應的遞增。目前我國的護理工作教育分為多個層次,護理工作內容也呈現出多樣性,因此在護理人員中實施分層次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責任感,促進護理工作科學發展。
1.2 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充分利用醫院的設施條件,對護士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護理工作平時應用的內容,像血液內科、心內科等都可以作為規范化的培訓基地。各個培訓部門、培訓基地都應制定詳細的、系統的培訓措施,由護士長進行專門負責,成立專門的培訓小組進行專門指導。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護士臨床實踐能力以及護士專業理論知識。培訓結束后應通過考試以及臨床實踐等情況來判斷護理工作內容的成效。培訓期間培訓方法可以采用以集中培訓為主,講授法以及演示法為輔的培訓方式,也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派人員進行外出培訓,與其他醫院護理部門進行合作,互相探討護理實踐的發展措施。培訓期間還應注意要針對護理人員不同的層次進行不同的培訓計劃。
1.3 設置護理組長進行分層次管理。各個科室在施行分層次管理中要聯系本科室實際情況設立專門的護理組長,護理組長的選擇要充分體現出分層次管理,從科室中選出護理成效顯著且護理專業知識較強的人員擔任護理組長。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組長的工作職責,護理組長要直接參與到危重病人等的治療過程中。對全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調配,工作素質強的護理人員搭配工作素質有待提高的人員進行科室的值班以及護理工作,這樣不僅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也可以促進護理能力較弱的護理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有利于護理工作的科學發展。護理組長還要注意協助護士長進行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以及改進,組織護理過程中的查房以及技能培訓等工作。
1.4 分層次管理中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在分層次管理模式下,建立相應的薪酬激勵機制以及晉升機制。晉升機制的建立要符合本科室的工作性質,可以定制工作滿幾年經過考核之后可以從護理員晉升為基礎護士,基礎護士工作滿幾年經過考核后可以晉升為??谱o士。一般情況下,從事護理員工作滿1年經過考核后可以晉升為基礎護士,從事基礎護士工作滿3年經過考核后可以晉升為??谱o士。薪酬制度的設立主要是實現同工同酬,根據護理工作人員職位的不同、承擔護理責任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薪資獎勵制度,對于優秀護理人員,可以組織其參加國家級、省級等教育項目實現繼續深造,鼓勵優秀的護理人員進行新技術、新方法的開展[2],引入適當的新課題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和優惠偵測等,提升優秀護理人員的科研能力。
1.5 分層次管理中實施有效心理授權。在分層次管理中,不僅要給優秀人員提供合理的獎勵制度,同時也要注意護理員以及基礎護士的心理變化,對各個層次的護理人員實現有效心理授權。通過鼓勵工作創新等調動各層次人員的工作自主性以及積極性。加強對護理人員工作內容、工作成效的認可,協調同事之間的良好關系,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通過良好的心理授權,提升護理人員的自我效能,建立良好的宣傳引導體系,讓護理人員從心理上感受到自身工作產生的影響力,提高工作績效。
2 討論
臨床護理工作中,對護理人員實現分層次管理,不僅有助于護士自身素質的發展以及提高,也有利于醫院有效開展工作,提升病患對護理人員工作內容及工作態度的滿意度。因此護理工作的實現應當引起全社會的廣泛支持與關注。醫療衛生系統應當建立合理的分層次管理機制,在社會上加強宣傳力度,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以及待遇水平等。
參考文獻
[1] 譚淑芳.手術室護理分層次培養及使用的實踐[J].全科護理,2011,09(02):492-493
[2] 劉紅.分層次管理模式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管理研究,2011,25(06):1562-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