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76-01
急性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并有不同程度的稀便,往往伴有腸痙攣所致的腹痛。腸粘膜分泌旺盛,水分吸收減少或完全不吸收,腸蠕動亢進,是急性腹瀉的主要發病機理。因而主要癥狀是腹部絞痛、頻吐及頻瀉。數年來在門診急性腹瀉的病例中,選擇性地應用了靜脈滴注硫酸鎂以緩解腸痙攣,在減輕腹痛、嘔吐及腹瀉方面有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選用硫酸鎂共治療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18-60歲。急性胃腸炎24例,急性腸炎13例,急性菌痢2例。發病至就診時間5-12小時,大便每日約6-10次,伴有嘔吐者31例,嘔吐每日3-6次。其中有病人在家用過1-2次自備藥,如黃連素、氟哌酸等藥物,效果不明顯。
方法:本組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絞痛、嘔吐及腹瀉,臨床診斷后立即靜脈滴注10%硫酸鎂10ml,并同時給予病因治療及對癥處理,均獲得臨床滿意效果。
療效標準:用藥后半小時內腹部絞痛次數減少,程度減輕,嘔吐停止,僅感惡心,腹瀉每日2-3次者為有效;5-10分鐘后病人感輕松,無腹痛嘔吐者為顯效。
療效觀察:39例均有效,顯效者3例,有效者36例,證實此療法對緩解病人癥狀確有療效,可以在臨床上應用。
2 討論
鎂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影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鎂用于神經上起麻醉藥的作用,用于離體小腸肌條表現抗痙攣作用,注入十二指腸可使歐狄氏括約肌松弛。局部作用于胃腸有抗酸和導瀉作用。
鎂經胃腸外給藥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肌肉聯接處都受影響。因為①運動神經末梢乙酰膽鹼釋放量減少;②乙酰膽鹼在終末板處的去極化作用減弱;③肌纖維膜的興奮性降低,在神經肌肉接頭處傳導發生阻滯,骨骼肌松弛。鎂離子引起交感神經節沖動傳遞障礙和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使平滑肌松弛。
我們采用了鎂溶液靜脈注射來緩解腸痙攣,以減輕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病人的癥狀,在臨床上獲得了一定效果。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①鎂溶液靜脈注射可以緩解腸痙攣,減慢腸蠕動,這不僅能減輕病人的癥狀,而且能使病人安靜,以便接受病因治療及對癥處理,對病人迅速治愈有利。
②鎂溶液靜脈注射僅能緩解癥狀,故必須同時給予病因治療、對癥處理及其補充液體。
③動物實驗表明:缺鎂時腎臟的保鉀作用減弱,尿鉀排出量增加,并可引起低血鉀,如不及時補鎂離子,低血鉀也難恢復。
④鎂溶液用來緩解腸痙攣的藥量并不大(本組均只用一次10%硫酸鎂10ml靜脈滴注),故較安全,尤其是對心肌無抑制作用。
⑤鎂作用于周圍血管引起血管擴張,低劑量在人體可引起潮紅、出汗、強烈的溫熱感,較大劑量可引起血壓下降。這些癥狀的出現均取決于給藥的速度和總量,故應緩慢靜脈注射。
⑥鎂主要從尿中排出,腎臟受損時排泄的速度就大大降低,故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特別慎用。
⑦鎂中毒很少發生,如果由于靜脈注射引起中樞神經抑制,可靜脈推注鈣劑拮抗,幾秒鐘內即可恢復。
采用靜脈滴注硫酸鎂治療急性胃腸炎,不經胃腸道給藥,使藥物不受胃腸功能的影響,故療效較一般治療好。且該藥價廉、安全、有效,可作為急性胃腸炎的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