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衛校學生大多處在青少年時期,身心發育快、變化快且穩定性較差。心理學家也常把這一時期成為“沖突期”或“危險期”。青少年時期是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的時期,對個體的人生發展影響重大。而女性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點,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再加上衛校女生比例較大,更應該加大對學生心理狀況的關心力度,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人際關系、教育、戀愛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衛校學生 心理狀況 原因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16-01
1 衛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成因
中專時期是衛校學生思想和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變化往往快于男生,且存在心理和生理發展不同步的情況,集中表現為生理發育的提前和心理發育的滯后。在這一時期,衛校的學生尤其是女生除了需要面對緊張的學業壓力外,還必須要面對即將步入社會所需要面臨的諸如就業壓力等問題,這就使她們更容易出現心理困擾等問題,在衛校學生,尤其是女生群體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厭學心理、封閉心理等,如果這些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指導,就會形成心理障礙。
影響衛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一方面學生追求成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因缺乏社會實踐常出現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學生在處理學習和生活等問題的過程中,常產生心理上的矛盾和沖突,最會導致心理失衡現象的出現;第二,衛校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就相對較低,在未考取高中后進入衛校學習,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再加上在衛校學習期間除了學習文化課程外,還需要學習醫學類的專業課程。而醫學課程本身難度較大且數量多、壓力大,容易使引發心理疾病;第三,醫護專業的專業知識要求高,而衛校學生在學歷水平方面處于劣勢,在就業形式嚴峻的今天,就業壓力大也成為衛校學生焦慮、抑郁,甚至引發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第四,家庭教育重智力輕心理,也是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不僅僅是孩子生命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孩子心靈的塑造者。目前,大多數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則關注過少,致使學生的心理發育嚴重滯后,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女生由于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點,心思細密且敏感,心胸和氣量都不如男生,女生在求職時面臨的壓力也大于男生,這些都容易給女生帶來心理問題。
2 衛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衛校學生的普遍特點是年齡小、文化課基礎差、管理難,雖然一些學校已經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其效果甚微。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目前的中等衛校都只重視學生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過分強調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嚴重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此,筆者提出了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2.1 優化課程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應按照中職課程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優化課程結構。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2.2 加強教師心理學習,提高教師的心理輔導能力。
學校應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列入衛生職業教育教師的必備素質,激勵教師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自覺運用教育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復雜的心理問題。力求每位中職教師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此外,教師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熱愛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坦誠相待,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和心理上的問題。由于衛校學生中女生的數量較多,教師更應該提高其心理輔導能力,積極發現學生中存在的矛盾,并對其進行開導性教育,防止敵對、偏激等不良情緒的出現。
2.3 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學校應定時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測試,從而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素質的具體信息,建立完善的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及時發現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2.4 加強思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
針對衛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這樣學生才能正確地思考問題。此外,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有趣的文體活動,營造輕松、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從而愉悅其身心、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只有這樣,學生在遇到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時,才能用積極地心態去對待,不至于陷入心理誤區。
2.5 開設心理健康課和校園論壇。
學校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心理咨詢師開設心理健康的課程。使學生通過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扎實掌握排解心理障礙的方法,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同時,學校還應在校園網絡上開辟專門的校園論壇,給廣大學生提供一個思想交流、宣泄不滿的平臺,此外,教師也可以在網絡上及時了解到學生普遍存在的負面情緒,并對其采取合適的干預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 結語
現代社會發展迅猛,競爭也日趨激烈,對人的心理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中等衛校要加大對學生心理狀況的了解力度,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對其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廣大衛校學生不僅擁有精湛的業務能力,更要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 張文.中職衛校學生抑郁焦慮心里狀況的調查分析[J].教育界.2011(21)
[2] 溫衛珊,吳水新,張蕓.衛校女生心里狀況調查[J].醫學動物防制.2008,24(8)
[3] 劉峰,段光容.護校女生心理衛生狀況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24)
[4] 陶紅燕.淺談衛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外醫療.201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