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面神經麻痹的臨床護理與康復措施。方法:對140例面神經麻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40例患者痊愈127例、顯效7例、好轉6例、無效0例。結論:對患者進行綜合分護理并采取有效的康復措施能促進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復,減少后遺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面神經麻痹 護理 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160-01
面神經麻痹是指莖乳孔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性反應所致的周圍性面癱,又稱面神經炎或bell麻痹[1]。當恢復不完全或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我科于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140例該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140例患者中男86例,女54例;年齡32-76歲,平均50.5歲;所有患者均排除Guillain-Barre綜合征、腮腺炎或腮腺腫瘤、后顱窩病變、腦血管病變、耳源性面神經麻痹引起的癥狀性周圍性面癱。
1.2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面神經支配區(qū)域內所有功能正常。顯效:靜止時,面部雙側對稱;運動時,前額運動功能良好,眼輕用力即可閉合,口角輕度不對稱。好轉:雙側面部可見區(qū)別,但無嚴重的外形損害;靜止時,雙側基本對稱;運動時,前額輕中度運動,眼睛用力可完全閉合,口角有輕度的下垂。無效:有明顯可見的面肌癱瘓,外形損傷;靜止時,雙側不對稱;運動時,前額無運動,眼睛完全不能閉合,口角雙側完全不對稱[2]。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患者忽然出現(xiàn)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會以為患腦梗死疾病,產生緊張、情緒低落、自卑、擔憂、焦慮心理[3]。因而護理人員應耐心細致向患者解釋該病的有關知識,使患者初步了解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措施、預后,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憂郁情緒,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2.2 用藥護理。遵醫(yī)囑按時給予:①神經營養(yǎng)藥物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可用維生素B1針劑0.1g,肌注1/d與維生素B120.1~0.5mg,肌注,1/d,彌可保0.5mg/次,口服,3/d;尚可試用神經節(jié)苷脂、神經生長素或神經生長因子等。②抗病毒、激素治療:激素治療劑量為強的松 1 mg/kg/d(最大不超過60mg),一般采用早上頓服,也可分次服用,持續(xù)服用5~7 d,然后逐漸減量,10~14 d內減至停藥。抗病毒阿昔洛韋(無環(huán)鳥苷)口服常用劑量為1000~2400mg/d,分3次,療程為5~10天;或更昔洛韋0.2+生理鹽水靜滴,2次/d,連續(xù)8-14天。
2.3 眼部護理。該病角膜長期外露,易發(fā)生角膜炎,因此眼睛的保護非常重要。①避免過度用眼力,少看電視、書報及操作電腦,外出時戴墨鏡,避免粉塵入眼;②用干凈手帕擦眼,閉眼由上眼瞼內側向外下側輕輕擦[4];③睡前使用潤眼、消炎作用的眼藥水滴眼,并用紗布蓋眼或戴眼罩。
2.4 飲食護理。患者面癱導致咀嚼不便,進食量減少,應加強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少吃多餐,給予半流食或普食,應以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辛辣、硬、粗糙、刺激性食物。由于面癱患者唇頰間易積食,進餐前后應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防止感染。
2.5 基礎護理。注意休息,勿靠近窗邊、空調、風扇處,以免受風寒刺激加重病情。盡量減少外出,如外出時要戴帽子和口罩防風、防寒,保護耳后莖乳孔周圍。面部受寒會加重面神經的缺血缺氧,不利于面癱的恢復。
2.6 康復期的護理治療。
2.6.1 進行面肌訓練:面肌訓練根據患者面神經損傷區(qū)域及程度,重點對患者額、眼周、鼻、口周四個部位面肌運動功能進行訓練,具體訓練動作包括皺眉、舉額、閉眼、蹙鼻、露齒、鼓腮和吹口哨等,并囑患者用患側牙齒嚼口香糖和讓患者吹蠟燭和氣球等,各項訓練每次練習10遍以上,每次訓練10分鐘,每日訓練4~6次。如患者不能主動進行上述運動,則可用手指輔助其進行訓練,并給予面部肌肉按摩,每日3~4次,每次3~4分鐘。
2.6.2 物理療法:急性期(病后3~7天)物理療法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用TDP神燈照射患側面頰部,熱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照射30 min。面神經水腫為其早期的主要病理改變。超短波、紅外線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強[4],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水腫的消散,有利于代謝產物、炎癥產物、細菌毒素的排泄和消除,解除神經干受壓狀況。
2.6.3 針灸治療護理:恢復期(7~10天)針刺或電針治療,并加用G6805電針儀進行穴位刺激,以加強針感來提高療效,每次留針20~30min,根據患者耐受情況而定。隔日針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1個療程結束休息1周續(xù)下1個療程,一般治療1~2個療程。
3 討論
通過對140例面神經麻痹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和精心護理康復治療,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可見,細心全面的護理是治愈疾病的重要措施,并積極配合按摩、理療、針灸各項康復治療,能有效提高面癱的治愈率,減少后遺癥。
參考文獻
[1] 賈建平,神經病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35-336
[2] 黃彬,波形交替電針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分析.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7):655-656
[3] 蘇康勤,面神經炎病人焦慮狀況分析及護理干預[J]現(xiàn)代醫(yī)學,2009,6(9):99-100
[4] 彭力群,肖慧敏,周圍性面癱的治療機臨床康復護理[J].四川中醫(yī),2008,2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