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臨床分期 辯證施治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54-02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根據本病的特點還有漏肩風、肩疑癥、五十肩、凍結肩等諸多病名。它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種常見疾病。本病好發于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早期癥狀多以肩關節周圍疼痛為主,其特點是晝輕夜重,甚至夜不能寐。如果本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程發展到中后期。肩關節周圍不但疼痛,而且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功能喪失。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我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對本病不同時期的臨癥表現和手法治療都積累了一些經驗,闡述出來大家共同研究。
肩關節是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共同組成的。其關節的特點是肱骨頭大、關節盂淺、關節囊比較松弛。這使得肩關節的活動范圍更加廣泛,靈活性非常強。同時也說明肩關節的穩定性比較差。在它的周圍雖然有三角肌、岡上肌、岡下肌、大圓肌、小圓肌、肱二頭肌、喙肩韌帶、盂肱韌帶等諸多肌肉韌帶包繞。但是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肩關節比其它關節更容易受到損傷形成肩周炎。肩周炎的發病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外因和內因兩種致病因素。(1)內部因素。
主要是氣血不足。本病主要發生在40~50歲的中老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體質虛弱,肝腎精氣虧虛、筋失所養、血虛主痛。久之,則筋脈拘急而不用,這時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氣血疑滯易于肩周炎的形成。(2)外部內素。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外部因素對肩周炎的發生發展影響是比較大的。①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本病多發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肩關節的結構特點,靈活性強穩定性差。所以遭到突然外力損傷時,肩關節周圍的組織更容易受到損傷。韌帶、肌肉局部會出現撕裂。損傷處的皮下往往會有體液滲出,局部出現腫脹。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多余的體液沒有及時排除就會在局部形成鈣鹽沉著。使周圍的軟組織發生僵硬,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在軟組織的破損處形成很多細小的肉芽組織,促使軟組織發生粘連,形成本病。如果肩關節長期從事某些超出范圍的活動,使肩部的肌肉、韌帶出現彈性下降,血液循環不暢。肩關節過早地發生退行性改變。長時間肩關節容易發生粘連形成本病。
②風寒濕邪因素的影響:隨著季節的變化,肩關節會受到風、寒、濕等因素的侵襲。造成肩關節周圍經絡阻滯,氣血虛使筋肉發生僵硬、粘連。功能一點點受限或喪失形成本病。
③其它因素:外傷造成鎖骨或肱骨骨折。整復固定時間過長,肩關節長期得不到運動,筋失所養、氣血阻滯也可形成肩周炎。另外,我們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發現。有些毗鄰肩關節的臟器的病變也會影響周圍的血液循環,使軟組織出現無菌性炎癥。肌肉、韌帶出現僵硬,肩關節活動范圍逐漸減小,最后出現軟組織粘連,形成肩周炎。
我們了解了肩周炎的病因病機。下面就要仔細分析一下肩周炎的臨床癥狀。首先肩周炎的臨床分期十分重要。在臨床中我們大體把肩周炎的發生發展分成三個不同時期。每個時期都有著獨特的臨床癥狀。
1 疼痛期(早期)
疼痛期是肩周炎發病的初期階段。癥狀多以疼痛為主。有時肩關節受疼痛影響會出現輕微的功能障礙,但并不顯著。其具體的臨床癥狀如下:
1.1 疼痛:疼痛是肩周炎早期的主要臨床表現。疼痛的范圍比較廣泛,痛點往往多見于肩上部的岡上肌、斜方肌,前部的結節間溝、肱二頭肌及外側部的三角肌、肩峰下滑囊和肩胛外緣等處。這個時期的疼痛特點是,開始時往往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后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疼痛,且呈持續性。氣侯變化和勞累過度后加重。晝輕夜重,使患者夜不能寐,痛苦不已。
1.2 功能障礙:肩周炎的初期肩部功能障礙不是很明顯。由于肩部周圍的軟組織受傷后,主要以局部滲出腫脹為主。沒有形成鈣鹽沉著或影響血液循環。損傷出還沒有肉芽組織的形成,所以沒有出現粘連。只是受疼痛的影響,肩關節有時會出現輕微的功能障礙。肩關節活動基本不受影響。
1.3 壓疼:肩周炎初期的患者多數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集中于肱二頭肌長頭腱、肩峰下滑囊、岡上肌肌腱附著點、大圓肌、小圓肌等處。壓痛位置相對表淺。
1.4 局部腫脹:肩周炎的早期在關節的周圍局部軟組織會出現腫脹。這往往是急性損傷造成的。經常出現在肌腱、滑囊周圍。如三角肌滑囊、岡上肌、肱二頭肌肌腱等處。
1.5 影像學檢查:肩周炎的疼痛期,由于發病比較急,病程比較短。所以肩關節周圍的組織結構在影像學的觀察下,并無異常表現。但是我們要說明,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對排除骨折、脫位、腫瘤有很大的意義。
2 功能障礙期(中期)
肩周炎初期的時候,患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就會由肩關節疼痛的初期發展到功能障礙的中期階段。在實際工作中,我所接診的肩周炎患者多為這個時期。肩周炎的中期階段,肩關節主要以功能障礙為主。疼痛已經不是這個階段的主要癥狀。其具體的臨床癥狀如下:
2.1 疼痛:肩周炎的中期階段,肩部的疼痛雖然存在,但它已經不是主要的臨床癥狀。疼痛的程度相對減輕,疼痛的范圍也相對縮小。肩關節活動時疼痛明顯。
2.2 功能障礙:功能障礙是肩周炎中期的主要臨床癥狀。由于肩部軟組織出現粘連。所以造成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會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尤其以肩關節后伸、外展、上舉受限最為明顯。嚴重者累及肘關節不能伸直,呈半曲位。
2.3 壓痛:功能障礙期肩部的壓痛點依然存在。壓痛點較疼痛期深,并且壓痛點比較集中。程度有所減輕,往往壓痛點就是粘連的部位。
2.4 肌肉變化:功能障礙期肩部的肌肉已經沒有明顯的腫脹。有些部位的肌肉會出現僵硬和萎縮。局部還有條索狀或結節狀硬結。左右肩對比檢查,患側三角肌、岡上肌萎縮。肩峰突出方肩形成。由于肌肉粘連的形成,肩部會出現扛肩現象。
2.5 特殊實驗:肩周炎的功能障礙期,特殊實驗對臨床診斷有一定意義。例如:肩關節外展實驗陽性。肩關節后伸實驗陽性等。
2.6 影像學檢查:功能障礙期的肩周炎患者,影像檢查會發現,肩關節的骨胳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和增生。肌腱鈣化增厚。另外,檢查可排除其它臟器病變。
3 凍結期(后期)
肩周炎的凍結期是本病發展過程中最嚴重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患者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僵硬、粘連都十分嚴重。患肩功能活動完全喪失。其它臨床癥狀和早期、中期相同。但程度上比前兩個時期嚴重得多。在這里我就不具體闡述它的臨床癥狀了。
以上我們認真分析了肩周炎不同時期的臨床癥狀。那么我們應該根據不同階段的臨床特點,采用相應的手法對它進行治療。要做到辯證施治。
3.1 肩周炎早期的治療:早期的肩周炎患者,由于肩部周圍軟組織炎性反應比較明顯,所以疼痛是這個時期的主癥。我們的治療原則主要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滑肋關節為主。根據治療原則,我們采用的具體手法為滾法、揉法、點法、按法、摩擦類手法、適度的運動關節類手法。做手法時要溫柔緩和、循序漸進。如果患者疼痛的特別嚴重,應先配以口服藥消炎止疼。還可以運用熱敷療法用于消腫止痛。
3.2 肩周炎中期的治療:這個時期的肩周炎患者,由于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嚴重。所以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肩關節功能障礙是這個時期的主癥。所以這個時期的治療原則為活血化瘀、松解粘連、滑肋關節、恢復肩關節的功能。采用的治療手法為滾法、按法、揉法、彈撥法等。重點是使用運動關節類手法,如拔伸法、搖肩法等。運用手法時應加大滲透力,但要循序漸進。肩關節活動范圍要有小到大,禁用暴力手法。肩周炎的早期和中期,配穴主要以局部和循經取穴為主,如取肩禹、肩廖、天宗、秉風、曲池、列缺等穴。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先運用封閉療法,在運用手法松解粘連。
3.3 肩周炎后期的治療:這個時期是肩周炎最嚴重的階段。肩關節的功能完全喪失。任何方法對它的治療難度都非常大。推拿療法對本階段的治療雖然有一定作用,但是療程比較長,見效比較慢。這就要醫生和患者都要有堅定的信心,雙方積極配合。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治療。這個時期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手法可參考肩周炎中期的治療方法。本人建議必要時可運用針刀療法配合治療。
肩周炎這種疾病雖然臨癥表現和手法治療比較復雜。但是只要我們熟練掌握解剖知識,認真分析臨癥表現,正確運用手法治療。本病是不難治愈的。我們要叮囑患者在治療的基礎上加強自身鍛煉,醫患之間要積極配合,積極溝通。只有這樣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