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地特胰島素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r12DM)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64例初發(fā)2型DM患者隨機分均為兩組,治療組用二甲雙胍緩釋片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治療,對照組用二甲雙胍緩釋片聯(lián)合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治療,療程均為12周。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觀察治療期間低血糖發(fā)生情況。結果:兩組F1PG、2hPG、HbA1c均降低,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低血糖發(fā)生率分別為6.25%、25.0%(P<0.01)。結論:地特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關鍵詞:糖尿病,2型,初發(fā) 地特胰島素 二甲雙胍緩釋片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93-01
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到人們身體的健康,《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最近發(fā)表了我國學者于2007~2008年糖尿病患病率調查顯示[1],我國 20歲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10.6%和8.8%,總體患病率已達 9.7%。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的重要措施。地特胰素是一種新型長效胰島素類似物,其作用時間可維持24h,沒有明顯峰值,血糖控制平穩(wěn),低血糖發(fā)生率低。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二甲雙胍緩釋片聯(lián)合地特胰島素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32例,療效較好?,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文64例住院和門診初發(fā)他DM者,男34例、女30例,年齡36~68歲,BMI(24.53±1.49)kg/m2?;颊呔鵚HO制定的DM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心能不全,感染,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或其他應因素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2,兩組臨床資料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常規(guī)口服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加用地特胰島素8—10/d。對照組加用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8—10/d,均于22:00腹部皮下注射,12周為一療程。治療期間,每3~5d根據(jù)空腹血糖(FPG)調整胰島素劑量,每次調整劑量2—4 U,F(xiàn)PG<6.1為治療達標。
1.3 檢測方法。兩組治療前后均采用瑞士羅氏MODuLAR.ISE900/P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層析法檢測FPG、餐后2h血糖(2 PG),用美國伯樂BIO—RAD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層析柱法檢測HbA1c。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劑量。資料用x±s表示,組問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PG、2hPG、HbA1C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bA1C比較,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驗組在降低HbA1C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而治療后兩組FPG、2hPG間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低血糖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組發(fā)用二甲生低血糖2例(占6.25%),對照組發(fā)生低血糖8例(占25.0%),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1)。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及大血管并發(fā)癥是其致死的主要因素,血糖達標是預防和延緩各種并發(fā)癥的重要措施。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 )研究顯示HbA1c平均每下降1%,與糖尿病有關的任何終點事件或死亡率下降21%[2]。因此嚴格的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重要意義。2 型糖尿病發(fā)病的原因主要是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減少引起,外源性補充胰島素治療可保護胰腺β細胞,緩解β細胞的衰竭,有利于恢復β細胞功能。
地特胰島素是最新型的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其結構上的去掉了胰島素分子B鏈30位的蘇氨酸,在B鏈29位的賴氨酸上增加了1個14碳脂肪酸(肉豆蔻酸)側鏈,這兩個位點是胰島素單體的自我交聯(lián)形成六聚體的關鍵,也不影響其與胰島索受體(IR)的結合。脂肪酸側鏈的連接使其自身聚和能力增強,并具有與白蛋白可逆結合的位點,擴散和吸收減慢,作用時間延長[3]。地特胰島素結構上的改變使其具備長效、作用緩和的特性而備受關注[4]。地特胰島素為澄清的中性可溶性制劑,注射入皮下仍為溶液,不形成沉淀,治療過程中患者不適感覺較少,可能有利于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5]。與中性魚精蛋白鋅胰島素(NPH)相比,地特胰島素的個體內變異較小,藥代動力學曲線平緩,持續(xù)時間長,無明顯的作用高峰,發(fā)生夜間低血糖的危險性也較小。由于其獨特的結構和生物學特性,使其獲得了更加平穩(wěn)而持久的降糖作用。本研究顯示,二甲雙胍緩釋片聯(lián)合地特島素或中性低精蛋白鋅人胰島素均能有效地降FPG、2PG、HbAl。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地特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2型糖尿病,血糖達標率高,低血糖發(fā)生率低,治療依從性好,有一定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Shi Z.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N Engl J Med.2010.362(25):2425,author reply 2426
[2] Stratton IM,Adler AI,Neil HA,et al.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UKPDS 35):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BMJ.2000,32床療效觀察[J].海峽藥學,2008,20(12):103.105.a(chǎn)1.Insulindetemirim
[3] MeneghiniLF,RosenbergKH,Koenen C,etLess controlwith andno weight provesglycaemic hypoglycaemia gain in with 2diabeteswhowereinsulinnaiveor treatedwith patients type NPH or insulin froma German Glargine clinicalpracticeexperience ofthe Obes SObgroup PREDICTIVEstudy{J3.DiabetesMetal,2009(3):418.427
[4] HeiseT。PieberTR.Towardspeakless。reproducibleandlong—actin Basal insulins Anassessmentofthe basedon analogues isoglycae Obes clampstudies[J].DiabetesMetab,2007.9(5):648
[5] 蘇杰英,李宏亮.地特胰島素的作用機制與安全性研究進展[J].藥品評價,2008.5(10):43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