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現狀出發,重點對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學分取值不能完全體現“學以致用”原則等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更新觀念 提高認識、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等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推動繼續醫學教育的深入開展與普及。
關鍵詞:醫院 繼續醫學教育 管理 方法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19-02
繼續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衛生技術人員從業后獲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終身性醫學教育,其目的是不斷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以適應醫學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的發展。繼續醫學教育既是衛生技術人員履行權利義務、提升素質能力、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基本手段,又是建立現代終身教育體系和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必須迎接挑戰,創新發展[1]。
衛生部于1996年頒布《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試行辦法》,要求加強衛生技術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確保每人每年完成一定的醫學教育內容,目的在于保證衛生技術人員能夠跟上醫學知識和技術更新的步伐,不斷提高醫學技術水平。回顧近十五年以來的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歷程,還存在重視不夠、認識不足等問題,本人認為應在更新觀念,提高認識,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等方面不斷努力。
1 繼續醫學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部分人員認為繼續教育是一項任務,完成的目的只是為了晉升、考核過關,所以職稱晉到一定級別后,參加學習不再積極,網上答題找人代答。這與當初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為首要目的初衷相悖,衛生技術人員通過繼續教育得到的提高有限。畢竟,繼續醫學教育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間接的,容易被忽視。為了輕松的“掙”夠學分,部分臨床醫護人員樂于追求學時短、學分高、學費個人不承擔的短期培訓,而很少考慮專業的實際需要[2]。
1.2 學分取值不能完全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
國家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是“學以致用”,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跟上醫學科技的發展,但目前的學分取值,參加一次短期的繼續教育學習班,就可以獲得一定學分,而完成一項國家級課題也不過10分。一項國家級課題需要一個團隊花費數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檢索文獻,研究國內外研究情況,思索創新點和應用前景,其中的知識、技術含量與參加短期繼續教育學習班相去甚遠[3]。
1.3 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良莠不齊。
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在全國開展以后,出現了各類學習班、培訓班、提高班、學術會議等,名目繁多,鋪天蓋地,從各種渠道涌入醫療單位。有些學習班的內容重復,甚至有的打著繼續醫學教育的招牌,將學習商業化,教學質量差、學時不夠、學分授予管理不嚴、費用高,使學習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2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2.1 更新觀念 提高認識。
繼續醫學教育是在職醫務人員更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伴隨科學技術創新,迅速推動醫學進步的重要基礎,因此,各級領導要不斷提高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發展繼續醫學教育事業,完善制度管理,健全教育體系作為加強衛生人力資源開發、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實現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和根本保證,把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作為提高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把建設學習型單位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通過各種方法來營造學習氛圍,鼓勵大家樹立戰略眼光,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轉變觀念,積極參與,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晉升職稱而學為提高工作能力而學。
2.2 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繼續教育學習班、聽課等途徑獲得學分的分值,增加科研、論文、業務等方面的學分分值。同時,在學和用兩系統中學分取值應根據各醫療單位自身實際情況,分別按照技術含量、難易度、對醫院的貢獻度、對自身素質提高的作用、影響力、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等進行適當調整,讓繼續教育體現出本來的目的。
2.3 規范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管理,提高培訓質量。
繼續醫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的素質,醫院的繼教工作必須以質量為根本,才能保證繼續醫學教育長期健康發展[4]。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通過各級醫學項目的舉辦,調動全市各級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積極性,增強大家自覺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意識,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促進管理水平、醫療水平和教學水平全面發展。
選派人員外出學習、進修要嚴格把關,所學內容必須是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并且適宜在本單位開展,或是科室急需開展的技術項目。外派人員學成后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講座,達到一人學習多人受益的目的,節約成本,提高學習效益,提高外派學習人員的責任心。
3 小結
繼續醫學教育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我國起步較晚,缺乏系統、成熟的經驗,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在職衛生技術人員的培訓模式、要求、考核方式等諸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相互支持、協調共管,只有這樣才能為醫院培養高素質的衛生人才隊伍,使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葉林書,曹靜,武風嬌等.地方性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實踐與創新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9):109-111
[2] 張婭妮.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醫院管理,2005,6(2):17-19
[3] 朱峰,馮建,葉凌凌.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C].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9):688-689
[4] 郭海濤,陳自強,彭霞等.綜合性醫院繼續醫學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重慶醫學,2007,36(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