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是搶救及手術治療的重要科室,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以取得手術成功的重要工作場所。所謂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內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手術室的護理安全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也是手術室護理質量高低的直接體現。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需求不斷增加,現代化醫院對手術室的護理安全、醫護人員的職業要求也不斷提升。針對手術室護理安全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的問題,我們必須建立健全和完善手術室各項制度,加強制定目標管理,有效地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1 存在的安全隱患
1.1 護理人員的流動性大。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科室,對護理人員的條件要求也較高,經常更換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必將影響到手術室的工作質量。
1.2 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術中打手機、討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導致患者的誤解而引起糾紛。
1.3 工作責任心不強,查對制度執行不嚴格。一般手術部位的查對都是由護士來完成。只要護士查對不認真或漏查對,均有可能發生醫療事故。大致可歸類如下:
1.3.1 接錯病人,手術部位側向錯誤。
1.3.2 用錯藥,輸錯血。
1.3.3 消毒液灼傷皮膚。
1.3.4 體位擺放不正確或支撐物過硬導致病人壓傷。
1.3.5 墜床。護理人員經驗不足或是責任心不強,病人接入手術室后固定不妥當而導致。
1.3.6 電灼傷;使用電刀時,電極板接觸不良或消毒液浸濕;患者身上帶有金屬物品,皮膚與手術臺或器械臺、金屬直接接觸,均可造成電燒傷。
1.3.7 異物遺留病人體內。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術前,術中,及術后清點不認真。
1.3.8 手術感染。
1.3.9 病理標本遺失,搞錯,變質。
1.3.10 尿管,輸液管及各種引流管脫落。
1.3.11 手術室火災。頭頸部手術使用電刀時開放吸氧,手術間使用明火等。
1.3.12 儀器使用不當:手術室的電器設備手術前未試機,沒有定期維修臨時出現故障。
1.4 護理人員的知識和專業技術更新的能力缺乏。目前,大多數護士都只是中專學歷,大專學歷也只是在職大專畢業,原始本科學歷更是少之又少。有的護士認為年紀大了,就不用學更多的知識,遇到新問題、新情況只能臨時應付,對手術步驟按部就班,沒有創新的思維。
1.5 護理人員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大。手術室護士是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中從事特殊護理專業的群體,需要護士與醫生密切配合,護士不僅付出體力勞動,更多的是應對精神方面的高壓力,尤其是遇到大手術或是術中緊急情況時更為突出[1]。由于工作范圍廣、繁瑣復雜、工作強度大、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且急診手術多病情危重、復雜多變,使手術室護士處于高度緊張的工作環境,精神壓力大,從而導致心理緊張和焦慮,極易造成心理性和生理性疲勞。有研究結果顯示[2],80%手術室護士經常擔心工作出現差錯,擔心工作不慎導致醫療糾紛。
2 防范措施
2.1 人員的配置。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應該科學配制、相對固定。選擇能勝任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最好是正式的在編護士,具備身體健康、性格開朗、吃苦耐勞、動作靈活、思維敏捷的合適人選。合理排班,以老帶新,有資歷的護士要有責任帶教新護士,做好傳、幫、教的帶教工作。
2.2 增強手術室護士安全培訓,樹立護理安全意識。護士長每月組織科里護士認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工作中嚴格執行手術室規章制度、有關法律法規,把護理安全與手術室護理緊密結合,手術護理記錄必須客觀、真實及時地填寫。手術室保持安靜,不許打手機,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嚴密觀察病情,準確無誤地執行醫囑,配合臺上所需物品,保證患者安全。
2.3 增強工作責任心,調動工作積極性。手術室存在護士少,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的問題。為確保護理工作安全,護士長應根據工作量合理性排班,在手術多、手術時間長時應加強人力投入,避免護理人員過于疲勞,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在平時手術少時讓護士獲得彈性休息,緩解工作壓力,保障手術多時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中,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2.4 嚴格實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衛生部下發的《手術安全核查制度》中明確規定,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共同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3],對手術室的核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術前、術中、術后認真查對,對手術取下的病理標本、術中輸血、用藥等都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確保安全,防止醫療事故發生。
2.5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技能。臨床手術科室的日新月異發展,各種設備技術的不斷更新,需要手術室護士不斷更新學習,提高知識面,通過再教育,取得高一級學歷。每年必須派出技術骨干外出短期培訓和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手術質量。
2.6 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通過改善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條件和環境,盡量減少各種職業有害因素對護士的侵襲,配備各種防護物品,防止體液、器械的侵害等等。鼓勵護士參加各種社交文體活動、豐富業余生活,關心、理解和尊重護士,減輕心理負擔。同時,護士應多學習心理衛生知識,提高護士的適應能力,學會自我減壓,避免和改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理狀態,以提高心理應對能力,從容面對壓力,提高服務質量,減少醫療糾紛。
2.7 消除或減弱噪聲源,營造安靜、嚴謹手術環境。手術室工作是一項細致的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工作,思想集中是手術安全的關鍵,制定并實施消除或減弱噪聲源,如定期對科室所有儀器、設備進行普查、檢修,吸引器不用時及時關閉電源。
總之,手術室安全隱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認真仔細,不可草率。提供盡可能的整體護理,加強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護理人員旺盛的精力和體力,這些都是減少護理隱患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手術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自身保護意識,防范護理缺陷,從而確保醫療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 張嘉陽,劉宇.手術護士工作壓力與工作疲憊感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5,19(3):401
[2] 洪瑞喬,黃華蘭,應文娟,等.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護理雜志,2003,9(9):676-6
[3] 李淑賢,許少先.手術室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8,15(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