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康復醫療的早期介入對腦卒中病人愈后,尤其是對功能重建,減少病后殘障,使其回歸家庭,重返社會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腦卒中康復病程長,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殘障,情緒極為不穩,或求愈心切或喪失康復信心,再加上病人及家屬對現代康復醫療認識的不足,常常不能很好地配合或堅持康復治療,因此康復醫生在卒中病人治療中合理使用心理咨詢技術對病人康復療效有著重要作用。
現就我科在腦卒中病人康復訓練中常用的一些心理咨詢技術淺析如下:
康復科醫生在初次接診需康復治療的腦卒中病人時,常會應用結構化技術。根據臨床診斷、功能評估應對病人作出科學合理的治療計劃,同時還應向病人及家屬闡明康復近期、遠期目標,治療的最佳時期,治療時間、大致費用、總體治療方案等,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現實,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防止不切實際的期望,從而積極主動配合康復治療。
在漫長的康復治療過程中,康復醫療工作者應多使用積極關注技術,發現病人細微變化。因為腦卒中病人病程長,功能恢復緩慢,多有情緒不穩,焦慮、煩躁、抑郁、失眠甚至喪失治療信心,不配合治療等情況出現。因此治療訓練過程中時刻要積極關注病人,充分理解病人心情,及時發現病人的細微變化,幫助病人及時了解自己的變化、進步,多鼓勵關心病人,改善病人不正確的認知,樹立其合理信念,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及早達到治療目標。
治療中要合理使用具體化技術,及時弄清病人的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對有言語表達或認知障礙者或有多種并發癥者,治療師在訓練過程中通過細心觀察、耐心誘導,發現其異常表情變化及各種言語和非言語動作,結合及時的科學診查評估,來了解病人的訓練強度、承受能力、感受或其他不適情況等,合理調整治療、訓練方案。防止訓練不足,避免訓練過量及訓練中意外發生。
對病人及家屬的質疑、疑惑以及不現實的過高期望,治療師應使用立即技術及時作出反應,平等、開放式地與其討論分析、解釋,澄清認知、消除疑慮,醫患互補,增強互信,減少矛盾沖突。
多專業多學科多層面協作是現代康復醫療的特點,在腦卒中病人的康復治療過程中,治療師要及時使用指導技術,認真負責地指導幫助病人訓練,同時也要將訓練的技術要點教會陪人及家屬,以利于協助對病人的治療,早日康復回歸社會。
腦卒中病人康復治療中,心理咨詢技術的合理使用,不但有利于病人和家屬對其疾病及轉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積極有效地配合治療,化解心理沖突,提高治療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患矛盾,互相理解信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因此我以為康復科醫生不但要有精湛的現代康復專業技術知識,還應多學習些心理學知識,多用些心理咨詢技巧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做到身心治療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