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作為臨床醫(yī)學上一種較為常見的綜合癥,主要以體內(nèi)循環(huán)的動脈壓增高作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屬于慢性疾病[2-3]。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將引發(fā)腎、心、腦等器官的危害疾病,其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而逐漸升高。然而,近些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趨激烈,手術患者的高齡現(xiàn)象越加突出,而高血壓患者的手術風險也不斷升高。圍術期的處理是否及時與合理,直接影響疾病的最終療效。合理科學的圍術期管理,能顯著降低手術治療的死亡率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 選取的研究資料
選取自2009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齡均在40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58歲。50例高血壓患者中,收縮期的高血壓患者有7例,糖尿病患者8例,心肌缺血患者10例,曾患有心絞痛的患者5例,治療時間為6個月。
2 治療的方法
所有患者一經(jīng)入院,均給予常規(guī)的檢查,包括血壓、脈搏、呼吸以及心電圖等。術前,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給予相應的依那普利、美托洛爾及利尿劑等藥物治療。待患者的血壓平穩(wěn)后,方可進行手術[4-5]。術中,做好患者的麻醉處理,采用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的手術方式。術后,認真觀察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
3 治療的結(jié)果
所有高血壓患者,通過對癥治療以及合理進行圍術期的處理后,其的治療效果顯著,其中41例治愈出院,3例引發(fā)肺部感染,心絞痛5例,術后引發(fā)心力衰竭1例。
4 病情的討論
4.1 合理選擇手術的時機。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圍術期的治療具有較大風險,目前已受到廣大人士的接受及認可。術前,應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1、2級的范圍內(nèi),待患者的血壓穩(wěn)定后,再進行手術,以減小圍術期的風險,從而更好的進行手術。
4.2 術前的處理。高血壓患者住院時,均應接受常規(guī)的檢查。醫(yī)護人員應每天定時測量患者的血壓1至3次,以全面掌握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此同時,進行血液、尿液、糞便、胸片以及心電圖等項目的檢查,以及時發(fā)現(xiàn)腎、心、腦等器官的損害情況。對于口服的降壓藥,通常采用適量的依那普利、美托洛爾及利尿劑等進行治療。在圍術期中,為避免存在脫水的現(xiàn)象,應及時調(diào)整患者的輸液速度及輸液劑量[6-7]。必要時,在術前的1至3天內(nèi)停止利尿劑的應用。采用極化液、維生素等藥物進行治療,以維持心肌的正常運動。關于單獨服用降壓藥而療效未顯著的患者,應分析是否由于手術的刺激,或者患者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導致的睡眠不足,這些因素均能激活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進而促使體內(nèi)的兒茶酚胺及甲腎上腺素不斷升高,最終導致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周圍的血管不斷收縮。對此,在手術的前期,應給予患者相應的止痛及抗焦慮治療,待患者的血壓降低至二級以下的血壓后,再進行手術治療。
4.3 手術過程中的處理。不同的麻醉方法,對術中患者的血壓控制以及療效不同。根據(jù)相關理論表明,不同的麻醉方式,其在手術中對血壓的影響也有所差異[4]。其中,硬膜外的麻醉,由于受到交感神經(jīng)的影響,促使血管的外阻力不斷降低,進而使患者的血壓也隨之下降。而全身麻醉時,由于氣管的插管刺激,也易于導致患者的血壓升高[8-10]。對此,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醫(yī)護人員應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手術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脈搏、血壓、心電圖以及血氧的飽和度等,依據(jù)患者的監(jiān)測狀況,適當控制其的血壓波動,盡可能的減少使用加大麻醉的方法。采用加大麻醉的方法代替激活血管的藥物,將增加麻醉的恢復時間,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對此,應采用操作時間短、術后恢復較快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以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選擇較為簡單的手術,依據(jù)患者的年齡、病情程度以及身體狀況等,合理選擇其手術治療方式。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應堅持輕微、細心、平穩(wěn)、準確、快速的治療原則,最大程度的減輕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以及減少手術刺激對患者血壓的影響。
4.4 術后的處理。高血壓患者被送回監(jiān)護病房后,醫(yī)護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脈搏、血壓、血氧的飽和度以及呼吸等,便于及時用藥治療,從而有效調(diào)整患者的血壓[11,12]。與此同時,術后的72小時內(nèi),高血壓患者易于并發(fā)心肌梗塞,對此,應給予全面的鎮(zhèn)靜、止痛、吸氧以及保濕治療,尤其是麻醉徹底恢復后,鎮(zhèn)靜與止痛的治療更為重要。對于合并冠心病且血壓高于180/110mmHg的患者,應采用雙通道以及雙微量泵注聯(lián)合用藥,給予一定量的硝酸甘油及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治療,控制好其的輸液速度[5]。適當增強利尿的降壓功效,盡量將患者的血壓控制于正常水平。繼續(xù)使用極化液、肌酐以及維生素類的營養(yǎng)藥物,并給予相應的止血及預防感染藥物。用微量泵注24小時,待患者的血壓穩(wěn)定后,再通過口服降壓、鎮(zhèn)靜及止痛的藥物代替。對于老年的高血壓患者或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術后應密切觀察其的病情,控制好輸液量及輸液速度。
5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高血壓患者的圍術期處理,有助于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減少心臟的承受能力,避免心力衰竭、心肌缺血以及腦血管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3-15]。如何控制高血壓患者圍術期的血壓,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應加強重視高血壓圍術期的處理,以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李淑霞.圍手術期高血壓患者麻醉處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04)
[2] 張強國.圍手術期高血壓病人麻醉處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14)
[3] 高明艷.高血壓患者手術的麻醉處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06)
[4] 陳娟,管向東.合并高血壓病人圍手術期處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02)
[5] 孫憲中,魏曉文.高血壓患者在麻醉過程中的用藥方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02)
[6] 李宏斌.高血壓腦出血的圍術期處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25)
[7] 王士強.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61例防治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04)
[8] 苗磊,石楓,趙俊山.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再出血的原因及處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08)
[9] 陳殿遠,莊彥章,張偉達.高血壓病人腹部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處理體會[J].海南醫(yī)學,2009(07)
[10] 陳劍,黃堅毅,周武威.關于腦出血后再出血的原因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19)
[11] Prys-Roberts C,Greene LT,Meloche R,et al.Studies of anaesthesi-a in relation to hypertension.Ⅱ.Haemodynamic consequences of induction an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J].1971
[12] Bousqet P,F(xiàn)elolman J,Schwart J,et al.On the mechanism of the hypotensive action of urapidi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1985
[13] Spahn DR,Priebe HJ.EditorialⅡ:preoperative hypertension:re-main wary?“Yes”—cancel surgery?“No”[J].2004
[14] Pierdomenico SD,Lapenna D,Bucci A,et al.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events in uncomplicated mil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sus-tained and white coat hypertension[J]. 2004
[15] Eagle KA,Berger PB,Calkins H,et al.ACC/AHA guideline up-date for perioperative cardiovascular cardiovascular evaluation for noncardiac surgery-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e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