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藥庫作為醫院的重要部門之一,其職能主要是結合國家藥品管理法,加強藥品出入庫、采購管理,提高藥品質量,爭取以最低成本換得最好品質的藥品,確保醫院臨床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避免藥品過度積壓,提高資金流動效率,同時減少藥物過期失效帶來的損失等,加強醫院藥庫采購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以下將對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1 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
1.1 常規藥品采購。結合當前藥品市場的實際情況,采購應遵循“多方位、多次、少量”原則,注重控制采購量。由于我國大多數常規藥品的采購渠道順暢、貨源充足,因此成藥的采購量以一個月周期為宜。對于用量較少但是為必備藥品或者專病專用、采購量有所限制的藥品,可結合實際情況做到勤購;對于一些數量緊張的藥品,根據院內病人的實際情況,可適當加大庫存量。在采購藥品過程中,應結合臨床情況、藥品有效期等合理控制采購量[1];在確保藥品品質的前提下,爭取以最低價格購入藥品,控制成本,降低患者負擔。
1.2 新貴藥品采購。如今,在臨床醫療中,各種新貴藥品層出不窮。醫院在新藥、貴藥的引進方面,需提高謹慎性,既要考慮到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也要考慮到醫院的給藥結構,實現新藥與老藥、貴藥與普通藥、常規用藥與搶救用藥的合理搭配。由于新貴藥的品種少、價格高,如果耗用量過大,將增加資金成本。因此,需加強與臨床科室的溝通,合理制定采購量,盡量降低庫存成本,發揮藥品的重要價值。
2 建立健全采購制度
2.1 藥品采購審批。在計算機與網絡時代,醫院應與時俱進,實現計算機對藥品采購工作的管理,提高采購效率與藥品質量。藥庫管理員結合各科室使用藥品情況,合理設置各種類藥品的庫存上限與下限;定期提出藥品入庫管理規劃,在計算機中制作“入庫計劃單”,通知藥品采購員實行采購,結合實際臨床用藥狀況以及上級領導指示,合理選擇供應商[2]。有關藥品采購審批,由藥庫管理員和藥品采購員分別在采購計劃單中簽字,再上交給科主任、醫院主管領導簽字審批,方可開展藥品采購工作。
2.2 保障藥品質量。藥品質量是藥品采購的重中之重,因此采購應選擇與國家藥品質量標準相符的優質藥品。在選擇藥品時,應優先考慮經過市級醫療機構集中招標的產品,如果個別藥品為臨床常用而不在招標范圍內,由醫院自行備案采購,確保臨床用藥量。另外,充分應用網絡資源,加強信息的上傳下達,提高臨床藥品應用的反饋速率,避免出現藥品擠壓或者供求脫節現象。
2.3 合理確定采購量。藥庫采購工作,應與臨床藥品消耗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根據藥品的庫存情況,合理確定藥品的品種、規格以及數量等。對于新貴藥品的采購,則遵循“有效性、合理性、安全性、經濟性”四大原則。
2.4 優化藥品采購比例。充分考慮各種藥品在采購中的比例,滿足常用藥品的臨床需求,優先保障基本藥品。對于新藥品、貴重藥品則適當采購。如果療效好、臨床需求量較大且價格合理的藥品,在市場短缺的情況下需增大采購量,避免出現供應脫節現象。
3 加強藥品倉庫管理
3.1 藥品入庫。在新藥品入庫時,應重點檢查藥品質量,做好檢查與驗收工作,遵循“逐樣、逐件”核查原則,嚴格填寫入庫登記表,登記內容主要包括藥品的名稱、數量、規格、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生產廠家、有效期等。如果是進口產品,還應對其進口許可證、進口檢驗報告等進行核對,同時加蓋供貨單位的公章。經檢查藥品無任何問題,經管理員簽字確認入庫[3]。經過驗收之后,將相關數據輸入計算機數據庫中,以便庫存管理。
3.2 藥品質量核查。藥庫管理員憑借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經驗,直觀檢查藥品的外觀質量,如果發現異常,堅決絕收藥品;對于藥品的內外包裝,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在藥品臨床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患者投訴或者懷疑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應及時召回并查明原因,將患者用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3.3 藥品采購記錄。藥品采購記錄是保證藥品采購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的重要前提,應包括計劃單、采購合同、藥品價格方案、出入庫單、科室申請單以及藥品變更資料等,由專人負責整理、歸檔、保存,以便日后查詢。要求藥品采購記錄必須具備真實性、完整性特征,由授權人員簽字負責[4]。
3.4 藥品付款確認。由審計科負責審核采購藥品的計劃單、入庫單、采購合同以及發票等相關憑證,確認相關責任人是否簽字或審批,要求入庫單中的計劃與實際采購相符,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執行,核對無誤后,再由財務科付款。
3.5 藥品保管。當藥品入庫之后,由管理人員根據藥品狀態、存儲條件等,規范性分類存放與養護。要求藥品的標識明確,根據藥品質量分為合格區、不合格區、發貨區、退貨區及待檢區,遵循“先進先出、易變先出”原則進行藥品發放,每季度進行一次藥庫盤點,并由財務科人員參與核對,為制定科學的藥品采購計劃提供依據。
3.6 藥品出庫。根據各科室提交的領藥申請,藥庫管理員根據申請藥品、數量等準確發放,出庫單一式三份,由藥庫、藥科室、財務科各保存一份,發放藥品人員及領用藥品人員分別簽字確認。
4 結論
有關醫院藥庫采購工作,應遵循藥品流通的商品規律,不斷優化整個采購流程,確保病人用藥安全,降低醫院風險。嚴格按照庫存狀況,以科學化、規范化的工作程序與工作方法,制定藥品采購計劃,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提高計劃效率,合理控制庫存,避免由于藥品擠壓而過多占用流動資金,或者藥品過期造成的損失,確保醫院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喬繼文,李霞.精細化管理在優化藥庫工作流程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9)
[2] 王小琪.淺談藥庫的采購與管理[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0(12)
[3] 施雯宇,陳逢春.如何避免藥庫藥品的緊張與積壓[J].中國藥師,2008(10)
[4] 趙劍濤,孫康東.醫院藥庫管理模式及用藥安全[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