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護士所承受的壓力很大,已成為一種職業性危險[1]。護士過高的職業壓力不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而且會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因此,護士應該學會工作壓力的自我管理,及時排解心理負擔,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
1 護士工作壓力產生的原因
1.1 工作對象特殊。護士護理工作的對象是一類特殊的人群—病人。病人由于疾病在身,其身體上的痛苦常常使得他們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精神狀態不佳。在工作中,護士每天都要和病人密切接觸,不僅要處理各種治療、護理等常規工作,還要應對患者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等。每天面對著病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容易使護士情緒不穩,易激怒,對病人缺乏應有的關心,這樣不僅影響護理工作質量,更不利于護士的身心健康[2]。
1.2 工作環境特殊。護士工作的地點—醫院,是一個患者集中,充滿焦慮的場所。醫院內工作空間擁擠,氣味難聞,而且護士直接接觸各種病人的體液、血液及傷口等,存在著被感染的危險;同時護士每天接觸各種射線、各種化療藥物等,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毒害。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易使護士產生壓抑情緒。
1.3 工作的風險性。護士每天服務的是不同的病人,其病情變化多端,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必須一絲不茍,時時監測、觀察患者的病情并迅速作出反應,不能有半點疏忽,否則直接威脅到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如果由于護士的失誤或疏忽發生意外事件,則護士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護理工作確實是責任重、風險大。
1.4 工作強度大。國內外的研究表明,醫院內護理人力資源的配置非常不科學,護理人員每天都處于超負荷工作的狀態。醫院內對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定位不確切,護士每天除了完成大量的護理工作外,還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護理工作之外的任務,如外出陪護檢查、領取物品等,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使護士在工作時常處于一種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經常的連續晚班、“三班”輪替、延時下班,使得護士生物鐘紊亂,睡眠障礙,從而產生心理疲憊感,導致心理壓力加大。
1.5 專業知識及技能匱乏。隨著我國醫療衛生的進步,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護士不僅要不斷的學習(尤其是計算機和英語)以掌握各種新技術,學會使用新設備;還要具備心理學知識、醫學知識及社會科學知識等。另外每一位護士要花費時間和精力應對職稱考試及護理繼續教育等各種形式的考試。所以許多護士在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從心,長期處于高壓狀態。
1.6 社會地位低。一直以來,許多醫院存在著重醫輕護的思想,認為護士不是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專業人員,只會打針、發藥、量體溫,所以不承認護士的價值,使得護理工作社會地位低下,勞動報酬低[3];但是實際上護理工作繁雜辛苦,風險較高,這樣就造成了護士的內心期望與現實的沖突,使護士心里不平衡,且容易使護士產生自我懷疑、心理壓抑等,對工作失去信心,從而厭倦自己的職業。
2 護士對工作壓力的自我管理
在護理工作中長期處于高度工作壓力下,會對護士身心不利,影響護理工作,所以護士應該學會對工作壓力進行自我管理。
2.1 分析工作壓力的來源,改變心態。護士應該自己分析產生工作壓力的原因,認清現實,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看待問題。例如對于經常考試考核的問題,護士可以認為這是提高自己專業能力的一種方式,并堅信自己能夠適應并喜歡;對于工作中偶有不被患者尊重的問題,護士可以首先進行自我反思,看是否自己做的不夠好,如果不是自身原因,那么護士完全可以不必放在心上,要學會寬容。
2.2 處理好人際關系。護士要處理好自己與醫師、同事、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與醫師的關系,可以使協作默契融洽,工作心情好;處理好與患者的關系,可以使護理工作順利進行;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工作中或生活中的問題可以與之進行交流。總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大大減輕職業壓力[4]。
2.3 加強自我保護。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要加強自身保護意識:一方面,注意可能引起感染的事物并加強防護,如接觸患者血液及分泌物時要戴手套,要學會應急處理各種意外損傷及感染傳播途徑,掌握各種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防護措施;另一方面,為了維護自身權益以及患者安全,要加強法制觀念,排除不安全因素。嚴格按照制度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及醫療糾紛,如果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或事故,則要有能力通過正當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2.4 努力提升自己。護士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面對現實,樹立自己的目標,多參加培訓,努力自學,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及技能,同時全面充實自己,不僅適應醫療護理的飛速發展對護理人員的高要求、高標準,同時為抓住機遇做準備,因為機會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
2.5 學會自我調節。護士要學會緩解、釋放工作壓力。多參加心理健康講座,多與朋友聊天、溝通;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培養興趣愛好,如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養花養魚等;學會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如周末約朋友逛街、喝茶、喝咖啡、蒸桑拿等。
3 小結
總之,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加大了護士工作的難度,也增大了其工作壓力。適度的壓力可激發潛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過度的壓力則不利于身心健康,影響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5]。所以,護士應學會自我管理工作壓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身的價值,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做好護理工作,以改變社會對護士職業的偏見。
參考文獻
[1] 劉玉馥,周莉.護士壓力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5,17(1):3
[2] 陳素坤,王秋霞.護士職業壓力與心里適應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37(9):659-662
[3] 徐丹.護士工作壓力分析與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573-574
[4] 陳志華.護士工作壓力產生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中國健康月刊,2011,30(11):284-285
[5] 何貴蓉,李小妹,顧煒.護理工作壓力源及護士壓力程度的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l1,16(11):7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