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護理工作中,常遇到因吸入性損傷及頭面頸部燒傷而行氣管切開的燒傷幼兒。幼兒的咳痰能力較差,又因燒傷疼痛感導致患兒拒絕用力咳痰。當休克期及感染期(重度感染)時往往痰多且黏稠,不易咳出,由此可能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故應當及時吸痰。但患兒黏膜細嫩,抵抗力亦差,如果過濫吸痰或者吸痰時操作不當,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易致黏膜損傷、感染等吸痰并發癥。在現臨床上使用的較廣泛的是成人一次性吸痰管,管徑大(最細的導管約2.7mm),且表面光滑度低。而小兒吸痰管又細又長,壓力較小或患兒不合作。小兒有時插管困難,對呼吸道粘膜刺激較大,因為小兒呼吸道粘膜柔嫩,毛細血管豐富,自身抗力低。反復插管,易損傷呼吸道粘膜,給患兒造成很大痛苦。這不僅影響工作效率,更易造成患兒氣道粘膜損傷。臨床中采用就地取材,操作簡單的方法:巧用靜脈輸液頭皮針軟管。
1 準備
消毒玻璃接頭管;備滅菌頭皮針數根,用滅菌剪刀剪去針頭部分,保留全部塑料軟管,將頭端修剪圓滑平整。吸痰護理盤。一次性無菌手套。
2 方法
2.1 連接電動吸引器橡膠管及玻璃接頭。
2.2 予以生理鹽水浸濕塑料軟管。
2.3 無菌操作同成人吸痰護理。
2.4 予以頭皮針塑料管插入氣管套管內5~8cm,動作應輕柔、準確、快速,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續吸痰時間不得超過3次,吸痰間隔予以純氧吸入。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順利,遇到阻力時應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2.5 掌握好吸痰負壓,防止負壓過小吸不出來,負壓過大造成黏膜組織損傷。一般控制負壓在8.0~13.3kpa(60~100mmHg)左右。
2.6 吸痰過程中應當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有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的明顯改變。
3 特點
3.1 一次性頭皮針軟管為無菌塑料制作,細而軟,對患兒氣道損傷較小。
3.2 取材方便,價格低廉,操作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