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與多發病。進入新世紀,婦產科病基礎與臨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進展。同時,生化技術、信息技術以及新近興起的納米技術將在婦產科領域不斷交叉與滲透,婦產科疾病譜也會出現改變,病人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為此筆者結合當今婦科病研究的發展趨勢,對我國婦產科常見的疾病與防治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
1 產前抑郁的防治
產前抑郁在妊娠女性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妊娠女性中的流行率為10~26%,產前抑郁癥狀的妊娠婦女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而她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會影響到后代的健康發展、影響家庭功能和社會的正常發揮。因此,這就凸顯出研究妊娠期女性抑郁癥狀發生機制和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因此,必須對孕產婦進行心理干預,高度融洽的信任是干預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通過通過引導待產婦摒棄社會流傳言論造成的曲解認知,通過生理解剖學相關知識和已有孩子的護士的講解,使其以科學的認知替代不合理的想象,從而減輕分娩期孕婦焦慮和抑郁的應激源,減輕其焦慮和抑郁的程度。心理干預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待產婦克服緊張心理,營造愉快輕松的待產氛圍,使他們產生愉快、自信等健康情緒。首先孕婦在孕期應注意是否有睡眠障礙及體質量減輕等問題,尋找根源并積極處理;其次提供心理咨詢,給予必要心理健康干預使她們在態度和心境等方面發生轉變;第三講解妊娠分娩系統理論知識,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適應環境;最后在生男生女孩問題上采取科學態度,說服產婦家屬,不要給產婦增加心理壓力。通過有計劃、有系統、有目標地對孕婦實施有效心理干預,充分利用周邊健康教育資源,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圍產期保健和心理健康知識的方式,逐步提高孕產婦心理健康。[1]
2 手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婦產科手術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多出現于術后,敷料上可見黃色滲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局部凹陷,有時滲液中可見淡黃色脂滴。切口一般腫痛或壓痛,無壞死征象。滲出液涂片鏡檢可見脂肪滴,細菌培養陰性。對于術后發現切口滲液的患者,應首先排除切口感染,每日擠壓切口2次,盡量擠盡液化脂肪,切口表面覆蓋碘伏紗布,可視條件輔以每日2次紅外線理療,滲液持續時間較長應拆除該處縫線,用生理鹽水沖洗后加壓包扎,并口服抗生素治療切口滲液較多者,應消毒并清除液化組織,隔日換藥,用無菌膠布固定,消滅死腔,若經上述處理不愈合,則視需要拆除縫線行切口引流,待生成新鮮肉芽組織后于局部麻醉下行B期縫合,縫合前沖洗干凈壞死組織,去除癱痕組織,修剪無生機脂肪組織,至創面為新鮮組織后以7號絲線間斷縫合全層,縫合中避免鉗夾脂肪組織,結扎不宜過緊以致脂肪組織缺血壞死,縫合后切口引流24h,并常規口服抗生素3-4d,對部分貧血患者輔以支持治療,對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
3 婦產科難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難治性婦產科大出血是指產婦產后出血經各種保守治療無效,出血量大于或等于1500mL;或者婦科疾病陰道出血已達1000mL,其出血量大,常常繼發凝血功能障礙,病死率高。我院婦產科常用的醫治方法為:一是動脈結扎止血法。其的原理是由于動脈內壓降低,血流明顯減緩,局部加壓后易使血液凝成血栓而止血,而不是因結扎后動脈血供完全中止而止血。二是進行血管造影并行TAE治療。對于各種婦產科大出血進行血管造影并行TAE治療可以了解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出血范圍以及達到更加迅速、有效止血的目的。TAE通過股動脈插管治療可減少術后疼痛及開腹結扎動脈引起的術后粘連等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術后疼痛明顯減少。TAE治療的另一重要優勢在于對同一患者可以反復多次進行TAE治療,失敗后還可以進行動脈結扎或子宮切除。對于惡性腫瘤引起的大出血,可以行雙側髂內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有效控制出血的部位。
4 婦科惡性腫瘤的防治
婦科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和生存的惡性疾病,近年來,其發病呈年輕化和逐年上升趨勢。此類患者經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后,腫瘤得以控制,但其康復期和化療期間生存質量嚴重降低,同時,骨髓造血功能和肝功能也易受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臨床醫生往往認為上述治療結束意味著腫瘤治療的結束,對其生存質量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本醫院以中醫聯合療法;生脈散組成(人參10g,麥冬10g,五味子6g)聯合十全大補湯組成(人參6g,肉桂3g,川芍6g,地黃12g,獲等9g,白術9g,干草3g,黃茂12g,當歸9g,白芍990)通過治療組和對照組藥物干預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化療間期和康復期的比對,通過對血常規、肝功能、腫瘤標志物、kupp~na評分、生存質量評分的變化進行統計分析后以求探討提高此類患者生存質量的有效方法。通過臨床隨機對照試驗后得出以下結論:①中藥干預可減輕化療所致骨髓毒性,明顯抑制外周血細胞的下降。外周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②中藥干預可保護患者肝功能,減輕化療所致肝臟損害。③中藥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中藥干預可以有效保護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化療間期和康復期骨髓造血功能、肝功能;顯著改善圍絕經期癥狀和提高生存質量。因此,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湘源.心理干預對孕產婦女心理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5(10):767-768
[2] 黃瑾,等.難治性產后出血干預性治療方法的研究[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6
[3] 楊秀玉.血管性介入技術在婦產科領域的應用[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