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急性穿孔是潰瘍病的并發癥之一[1],經常有嚴重的急腹癥狀,有致命的危險,需要緊急的處理。我科于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胃以及十二指腸的潰瘍急性穿孔的患者198例,手術治療142例,由于加強了對患者術后的病情觀察,各項護理的措施比較及時到位,效果表現良好。現做以下報告。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共142例,男126例,女16例。胃潰瘍穿孔32例;十二指腸的潰瘍穿孔110例,其中患者穿孔的同時并發出血的16例。年齡15~81歲,平均41.2歲。
1.2 手術方法。主要方法為行胃以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穿孔修補術共78例,另外胃大部的切除以及胃空腸的吻合術共64例,BillrothⅠ12例,BillrothⅡ式52例。
1.3 結果。本組142例治愈140例。死亡2例,均由于老年患者于術后發生了應激性的潰瘍出血,以及失血性的休克同時發生多臟器功能的衰竭死亡。其他并發癥8例,其中出現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梗阻4例,經治療后8例患者均獲痊愈。
2 術后護理
2.1 心理護理。本組所有患者均由于發病比較突然[2],表現出劇烈腹痛和病情危重情況,多數的患者需要做緊急的手術治療,加上患者對醫院環境比較陌生,因而容易產生焦慮以及恐懼心理。所以護理人員須做到體貼以及關心患者,語言要溫和,態度要和藹。以達到消除患者的緊張害怕,另外各項護理的操作要做到輕柔以及準確到位,減輕患者的痛苦。并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以達到緩解患者焦慮的心情。
2.2 術后監護。術后妥善安置患者。主管護士要及時地了解麻醉以及手術的方式,對于腹腔引流管,氧氣管,胃管以及輸液管均需要妥善的固定。若手術為硬膜外麻醉,患者應平臥4~6小時,若手術為全麻,在患者未清醒之前應去掉枕頭平臥,同時頭部要偏向一側,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術后6小時要重點監測血壓,待血壓平穩后采取半臥體位,這樣有利于呼吸,同時還可防止膈下發生膿腫[3]。
2.3 對腹腔引流管需要注意的護理。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好,避免出現牽拉、打折、受壓。并保持通暢。術后24小時則要注意觀察是否有出現內出血的一些征兆,一般術后的引流量均≤50ml,表現為淡紅色,其中多為術中的沖洗液。引流液表現黏稠時要經常地擠捏引流管的管壁,來保持其通暢。另外每日要更換引流袋以防止出現逆行感染,也比較利于觀察。另外術后3~5天如果腹腔的引流液<10ml則可以拔除掉引流管。
2.4 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的觀察以及護理[4]。
2.4.1 術后出血。術后要嚴密地觀察血壓和脈搏的變化,如果是腹腔內的出血,經常表現出失血性休克的癥狀,并且伴有腹脹、反跳痛明顯等的腹膜刺激癥狀。因此在護理中要嚴密地觀察患者的腹部變化。
2.4.2 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梗阻經常表現在患者拔除掉胃管或者進食后發生腹脹,同時伴有吐出胃的內容物,并可混有膽汁的液體。本組4例患者出現了吻合口梗阻,碘劑的造影顯示出胃空腸有吻合口狹窄的情況,考慮為出現炎性水腫。出現這個情況,經過禁食以及輸液等保守的治療后,水腫自行消失以及緩解。
3 出院指導
3.1 指導患者要少食多餐的同時,進食要有規律。患者在術后的1個月內最好每日要進食5、6次,而到3至6個月可恢復為每日進食3餐。另外術后早期不適宜進食過甜的飲食,餐后也要平臥片刻。盡量選擇比較高營養,多選擇含鐵、鈣以及維生素較高的食物。食物要以易消化和軟爛食物為主,最好不要進食油炸、生冷以及辛食物。
3.2 術后3個月內盡量避免重體力的勞動,還要注意適當緩解生活,工作的壓力。向患者講解術后的遲發性并發癥發生時的癥狀和體征。告知如果出現異常時要及時就診。
3.3 患者要戒煙、限酒。
3.4 胃以及十二指腸的潰瘍進行穿孔修補的術后患者,進行手術3個月后要進行胃鏡檢查以便了解潰瘍愈合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詹珠珍,蔣維娜.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術后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6):2559-2560
[2] 徐志霞.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18):530-531
[3] 洪云,謝志榮,郭兢津,等.老年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療:附89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7):494-496
[4] 張國虎,龔加慶,王培紅,等.B超引導下穿刺引流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患者的療效評價[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0,17(11):118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