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工流產導致出現的各種并發癥現象對處于育齡期的女性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1]。使人工流產和重復流產的幾率降低,是對流產后出現的各種并發癥進行有效遏制的一個重要環節。流產后服務目前在臨床上被分為五個部分:流產后的社區服務、相關咨詢服務、并發癥的針對性治療、計劃生育服務(PAFPS)、生殖健康及保健服務[2]。本次研究過程中對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服務臨床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幫助臨床拓寬對接受人流手術者在手術后進行干預的方法,以便臨床對接受人流手術患者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流產后服務,使該類受術者再次出現非意愿妊娠的幾率進一步降低?,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科學實驗研究過程中普遍應用的隨機抽樣分組方法,抽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受術者病例130例,將其分為兩組。該組研究對象中年齡最大者39歲,年齡最小者17歲,平均年齡24.8歲;其中有22例已婚女性和43例未婚女性;該組研究對象中年齡最大者38歲,年齡最小者19歲,平均年齡25.4歲;其中有20例已婚女性和45例未婚女性。所抽取的研究對象的自然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以在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比較。在接受治療前,所有患者都經過了相關的臨床檢查之后予以確診。
1.2 方法。將130例研究對象資料,經過進一步整理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65例。A組受術者在手術后進行常規護理;B組受術者在手術后實施計劃生育服務干預。對兩組受術者在手術后對避孕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實施避孕措施的情況、再次出現非意愿妊娠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3 數據處理。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得到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數據處理系統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經過臨床對比實驗研究后證明,B組受術者在手術后對避孕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明顯優于A組受術者[57(87.7%)vs42(64.6%)],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該組受術者在手術后能夠主動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的人數明顯多于A組受術者[55(84.6%)vs39(60.0%)],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該組受術者對再次出現非意愿妊娠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受術者[5(7.7%)vs14(21.5%)],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該組受術者對臨床服務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受術者[58(89.2%)vs44(67.7%)],且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對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后進行計劃生育服務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點:①在手術前填寫初始問卷的時候,對其進行相關宣教,具體內容包括:對流產后出現意外妊娠的風險及進行重復流產對其生殖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進行講解,幫助盡快樹立流產后立即避孕的良好意識;就本次意外妊娠的原因幫助其進行分析,幫助其對合適的避孕方式進行針對性選擇,采取的主要有效避孕措施;為其提供可供3個月使用的避孕藥具[3]。②在術后的1個月進行復診時,再次進行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對避孕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調查,確保其能夠正確進行避孕節育[4]。③在社區內定期開展有關避孕節育及生殖健康等方面的講座。
流產后的計劃生育服務的主要核心是婦女在對避孕方法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自主對避孕措施進行有效準確的選擇,以求達到使非意愿妊娠率及再次妊娠率降低的最終目的[5]。本次研究后結果顯示,對接受人工流產后的一些年輕女性提供有針對性的流產后的相關咨詢、宣教和計劃生育方面的服務,對生殖健康知識進行進一步普及,可以使更可靠避孕措施的使用比例明顯提高,使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產率進一步降低,使生殖健康的水平明顯提高。以往的相關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的流產婦女對生殖健康方面的相關知識、如何正確的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等知曉和掌握情況相對較差,因此有必要加大相關知識的宣教和普及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有效宣傳,幫助女性更好的掌握避孕方式,保護其生殖健康。而基于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規范化的PAFPS模式及評估體系的建立的基本特征,構筑適宜于區域內人口生殖健康促進模式還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的研究。
總而言之,人工流產后實施計劃生育服務臨床應用效果非常明顯,可以使受術者對有效的避孕措施,有更加全面準確的了解,以便其能夠更加主動更加準確的自行選擇避孕措施,防止再次出現非意愿妊娠現象,對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穎,程怡民,黃娜,等.中國人工流產現狀及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09,20(12):244-245
[2] 黃娜,程怡民,李穎,等.世界推廣流產后服務的重要性及成功經驗[J].生殖醫學雜志,2009,13(16):347-348
[3] 常明秀,徐曉,張曉靜,等.醫院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11):668-669
[4] 趙娟,盧頭鋒.人工流產現狀的分析及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09,33(16):131-132
[5] 張曉靜,常明秀,徐曉,等.鄭州市流產婦女生殖健康知識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17(12):72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