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嬰幼兒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骨質病。引發該病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因素、懷孕期髖臼發育不良、孕期母體內分泌失衡導致等都會造成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手法復位是目前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有效手段,而蛙式架則作為復位后常用的固定器材,可以有效固定復位后的髖關節,并且可以跟隨患兒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從而有效的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09年3月~2011年12月住入我院骨科的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兒84例,男孩13例,女孩71例,年齡從3個月到29個月,平均年齡為1歲多2個月。一共81個髖關節脫位,其中左側髖關節脫位的患兒有51例,右側脫位患兒30例,雙側髖關節脫位的患兒13例。
1.2 治療方法。復位手術前,合理安撫好患兒心理。根據脫位情況,采用不同手法將脫位的股骨頭牽引調整至正確位置,手法復位。內收肌緊張,導致復位困難者,可將內收肌切斷,再行手法復位。然后用可調節式蛙式架固定,根據患兒的自身情況以及治療需要合理調整蛙式架的角度。
1.3 護理方法。剛剛做完復位后,患兒會因為復位固定而引發疼痛,醫護人員及家長應幫助患兒適應,待適應后要進行適度合理的活動鍛煉,并且要定期進行X射線檢查,觀察復位情況,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蛙式架的角度。
1.4 療效標準。髖臼指數:指數減小,達到小于25°時即為恢復正常。股骨頭骨化核:復位成功后,骨化核會隨發育有所增大,髖臼窩加深。髖關節結構及功能恢復正常,髖臼對股骨頭有良好的包容性視為治療有效,治療前后脫位癥狀無明顯改善及復位后又發生脫位情況的為治療無效。
1.5 統計方法。用SPSS15.0統計軟件分析手法復位和蛙式架對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效果。
2 結果
根據患兒的病情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對小兒脫位的髖關節進行復位,并用蛙式架進行固定治療,結果顯示,84例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兒中有81例患兒復位后髖關節完全恢復正常,整個療程過后,可以獨立行走;有1例患兒經復位固定后,髖臼指數增加至70°,股骨頭骨化核變小,髖臼窩變淺;還有2例患兒經復位后再次發生脫位。總有效率可達96.4%。
3 討論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指髖關節先天發育異常而導致的畸形疾病,小兒群體中比較常見,并且女孩發病率明顯高于男孩。該病的發病原因有很多,遺傳因素、懷孕期胎兒髖臼發育不良、孕期母體內分泌失衡導致的胎兒關節松弛等都會造成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發生脫位。研究發現在妊娠后期母體為順利分娩,母體會分泌足量的雌激素來保證骨盆松弛,同時也可以使子宮內韌帶產生松弛,從而容易導致胎兒股骨頭脫位。此外,在胎兒脫離母體時,髖臼窩很淺,而分娩時髖關節活動幅度又很大,所以很容易發生髖關節脫位[1]。髖關節脫位主要癥狀表現在關節活動障礙,彎曲伸展不開,臀部及大腿內側皮膚褶皺不對襯,脫位一側皮膚皮紋深陷;病理變化有髖臼指數增大,髖臼窩過淺,主要是由于股骨頭脫位導致髖臼脫離正常的生理環境,影響到髖臼的正常發育。應盡早發現該病癥,及早治療,康復幾率大,隨著年齡的增大,治愈會越困難,治愈療程也會延長。檢查時可以用手握住小兒的大腿,將大腿逐漸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或者也可使小兒平躺,然后對其雙足并攏雙腿,屈膝90°檢查。若發現髖關節發生脫位,應盡早采取合理治療[2]。
除上述所講方法外,骨水泥治療髖關節脫位也有一定療效。自1978年起我國就開始用骨水泥作為骨科手術的醫用材料。骨水泥中的兩種主要成分可以在室溫下即可發生聚合反應,可以塑形為各種形態,最后逐步固化,醫生只要在骨水泥硬化前置于待置換處即可。骨水泥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完全符合生物力學原理,人工股骨頭可以承受人體負重時的軸向載荷,進行置換術后只需經過短期的康復治療及鍛煉,即可下地行走。這種置換后,一般可以保持十至二十年。但是骨水泥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骨水泥的材料配方存有毒性,會導致骨髓腔內壓力增高,另一方面置換的人工髖關節畢竟不同于人體關節,靈活度及固定程度均不及人體關節。此外,還應控制減少置換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
手法復位是目前應用最廣泛也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醫生可根據患兒髖關節的脫位情況,選擇合適的力度及方式進行復位。復位后要采取適當的器械進行固定康復,蛙式架是一種專門治療髖關節脫位的復位器械,主要由橫托架、背板、后腿圈、前腿圈組成,背板兩側各有一個耳翼用以推壓將患兒股骨頭復位[3]。配合適度的護理,觀察肢端溫度、感覺、血運、活動情況及傷口處滲血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康復治療[4]。總之,蛙式復位架使用安全,護理及清潔方便,復位率極高,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并發癥發病率不高,結合手法復位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療效顯著,是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有效工具,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新.淺談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J].臨床對策,2007,14(9):42
[2] 王光忠,李學福.蛙式架外固定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02,5(6):635
[3] 靳玉良,鄭義,姜穎韶.手法復位合蛙式架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J].遼寧中醫雜志,2005,32(3):222
[4] 鄒雅輝,南秋生,李曄,袁林軍.應用蛙式架治療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護理[J].社區醫學雜志,2005,3(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