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留置針(vein detained needle)的應用是臨床輸液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為減輕患者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減輕臨床護士的工作量。
首先靜脈留置針的目的:第一、減少靜脈穿刺帶來的心理和生理上痛苦和不適。第二、按藥物濃度給予靜脈藥物治療。第三、隨時進行搶救危重患者。
1 穿刺方法
穿刺前護士應洗凈雙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備齊用物,評估并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按輸液方法排盡輸液管內空氣,檢查留置針的型號及有效日期、包裝有無破損,然后將留置針與輸液管相連接,在穿刺上方10cm處扎止血帶,消毒范圍超過透明膜的范圍,留置針外套管放松,排空留置針內空氣,針尖斜面向上,以15°~30°角進針,見回血后針尖平行進入0.2~0.5cm,將針芯退出或血容量明顯不足的老年患者,應重視靜脈被刺中時的手感,估計已刺中而無回血時,可由助手用10ml無菌注射器抽取5~10m10.9%NS刺入肝素帽內邊進針邊抽回血,穿刺成功后取出針芯,用3M無菌護理敷貼固定,用記號筆在透明膜上標明穿刺日期及時間[1]。
2 靜脈留置針護理體會
留置針作為一項護理技術現被臨床廣泛使用,因其操作簡單,對血管刺激性小,可減少穿刺次數及液體外滲情況發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護并減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輸液、輸血和搶救的需要,提高搶救成功率。外周靜脈留置針置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不良作用小,可減少多次穿刺給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影響病人活動,便于檢查和及時搶救。還能保證靜脈用藥的準確性及安全性。對于長期輸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還可以節約醫療費用。對煩躁昏迷的病人也能保證定時用藥補液通暢。提高了護理的工作效率,促進了護理人員與病人更好的溝通,提高了護理的質量[2]。
靜脈留置針以其刺激小、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等優點,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病人在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過程中可活動、感到舒適,有效減少了患者痛苦及淺靜脈的損傷,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靜脈留置針現已作為一種理想的靜脈給藥途徑,廣泛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經霽,閻秀蘭,郭英,等.淺靜脈留置針保護膜更換時間的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6):47
[2] 戚紅.封閉式留置針在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0,15(2):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