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腱膜炎,又稱跟骨骨刺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主要癥狀為足跟部跖側疼痛,重者足跟不能著力,嚴重影響生活。我院結合地方實際,采用壯藥熨浴配合針刀治療跖腱膜炎,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所有病例皆來自于2008年5到2011年6月廣西鹿寨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門診,符合納入標準者65例,男27例,女38例;年齡38-67歲,平均48.3歲;病程1月-22月,平均5.4月;單足54例,雙足11例。
1.2 納入標準。參照《積水潭實用骨科學》[1]制訂,疼痛位于足跟前內側面的跖側內側跟骨結節,休息后或早晨第一步最痛,運動后逐漸減輕。排除骨關節炎、跟腱滑囊炎、跟骨骨髓炎、骨結核、骨腫瘤引起的跟痛病變,排除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小針刀療法:患者俯臥,患足懸空,足跟朝上,踝關節背伸保持足底張力,觸診確定壓痛點,用龍膽紫標記,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戴無菌手套,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利多卡因用量約2ml左右。針刀選用漢章4號針刀(0.6×50mm),左手固定足跟,右手持針刀垂直刺入,與足部縱軸方向一致,直達跟骨骨面,觸及骨面后向遠側傾斜45度,針下有硬結感時縱行切割加橫向鏟剝各3-5刀,左手感覺足弓緊張消除或刀下有松軟感后即可出針,出針后用無菌棉簽按壓五分鐘后貼無菌創可貼。一般治療1次,如效果不佳1周后重復1次。術后48h內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壯藥藥熨療法:將丟了棒、半楓荷各100g,戰骨、黑吹風、白鉆、血風藤各50克放入布袋內加水2000mL浸泡30min后加熱,持續煮沸10min,將藥袋趁熱反復熨燙患處(注意溫度,不要灼傷皮膚),一般熨燙10分鐘左右,熨燙后用藥水浴足,每日1次,10次1療程,于針刀治療48小時后進行。囑患者在家自行治療1-2個療程。
2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制定:痊愈:疼痛消失,行走正常,能正常生活;顯效:疼痛明顯減輕,行走正常;有效:疼痛減輕,步行后出現疼痛;無效:疼痛無改善,影響行走。
3 治療結果
55例治療1次,10例治療2次,針刀術后當天有3例患者主訴疼痛完全消失,治療6個月后療效評價:治愈35例,顯效20例,有效7例,無效3例,治愈率53.8%,有效率95.4%。
并發癥:所有病人均無足底內、外側血管、神經損傷,均無切口感染,有2例病人一周后復診時入針處有約2cm×2cm淤青,考慮為術后止血不充分所致,術后1個月左右淤青消失。熨浴療法無過敏反應及燙傷發生。
4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跖腱膜炎的疼痛由反復微損傷所致的跖腱膜微撕裂引起,或由繼發于跖腱膜微撕裂的炎癥反應所引起。跖腱膜是足底增厚的深筋膜,當足跟著地時跖腱膜后部承擔著最大張拉應力,由于跖筋膜緊張而使足弓升高,可使跖筋膜在起點受到牽拉,這種反復的牽拉應力在跖筋膜的起點處造成輕微的撕裂、囊腔狀的退行性改變,在跖腱膜跟骨結節附著處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癥[3],炎癥繼發產生的粘連攣縮進一步加劇疼痛。跖腱膜切斷術則因為切除了緊張攣縮的跖腱膜減輕疼痛,同時因為消除了施加于跖腱膜上的各種應力起到了治療效果[4]。這為針刀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針刀可切斷一部分跖腱膜達到與跖腱膜切斷術類似的效果,臨床觀察中3例患者主訴疼痛當天完全緩解與程迅生等的研究結果類似[3]。此外,針刀松解法通過局部作用降低了痛刺激信號向中樞的傳入,另一方面維持了β-EP受體親和力升高的趨勢,這些有利于鎮痛作用的發揮[5]。中醫認為跟痛癥歸屬于“痹癥”范疇,廣西地區氣候炎熱潮濕,為痹癥多發地區。壯醫稱痹病為“發旺”,認為痹病是由于各種邪毒(風、濕、痧、熱、寒等)內侵,阻滯人體“三道”、“兩路”,留著于關節筋肉,致天、地、人三氣不能同步而成[6]。本熨浴方選用戰骨、半楓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丟了棒、血風藤、黑吹風、白鉆行氣止痛、強筋壯骨,采用熨浴療法能通龍路火路氣機。其中,戰骨莖提取物有改善微循環、保護神經和減少軟組織損傷的作用[7];半楓荷的乙醇提取物對炎癥具有明顯效果,能對抗炎癥早期的滲出和水腫,并且有輕度的鎮痛效果[8]。熨浴療法利用藥力、熱力和機械刺激的綜合作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加速淋巴循環和血液循環,使藥物有效成分通過皮膚直達病所,促使炎癥吸收,緩解軟組織疲勞。研究結果提示經熨浴療法后針刀療效得到了鞏固,治愈率53.8%,有效率95.4%。
針刀療法在對局部解剖熟悉的基礎上,操作簡便,價格低廉,解決了中藥內服外敷、針灸等傳統非手術療法治療療程長的缺點,也彌補了基層醫院沒有手術條件的缺憾,熨浴療法為廣西地區民間療法,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患者依從性高,配合針刀療法鞏固了治療效果,值得進一步開發應用。
參考文獻
[1] 田偉.積水潭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43-1044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21-222
[3] 程迅生,章仁品,羅福成,等.實時B超引導下經皮跖腱膜切斷術治療頑固性跖腱膜炎(附472例報道)[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5):344-347
[4] Cheng HY,Lin CL,Wang HW,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lantar fascia under stretch--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windlass mechanism and Achilles tendon force[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8,41:1937-1944
[5] 鐘鼎文,郭長青,嵇波,等.膝骨關節炎大鼠丘腦及下丘腦受體含量變化及針刀松解法的影響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29(2):276-278
[6] 龐聲航,王柏燦,莫滾.中國壯醫內科學[M].南寧:廣西科技出版社,2004:104
[7] 林軍,楊斌,陳家歡,等.黃毛豆腐柴莖提取物改善微循環、保護坐骨神經和軟組織損傷的實驗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18(2):207
[8] 楊武亮,姚振生,羅小泉,等.金縷半楓荷的鎮痛和抗炎作用[J].江西科學,1999,17(3):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