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即肩關節周圍炎,祖國醫學稱之為“漏肩風”,又稱“五十肩”、“凍結肩”、“肩凝癥”,是以肩關節周圍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在針灸門診中是非常常見的病癥。本病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氣血不足,外感風寒濕及外傷勞損有關。本文選取2010年10月~2011年11月使用溫針灸對肩周炎進行治療的108例患者臨床治療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1月使用溫針灸對肩周炎進行治療的108例患者,其中48例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為45~67歲,平均年齡為53歲;在該108例患者中病程最長的患者為3年,最短的為5d。
1.2 診斷標準。肩周疼痛,以夜間為甚,常因天氣變化及勞累而誘發關節活動功能障礙;肩部肌肉萎縮,肩前、后、外側均有壓痛,外展功能受限,明顯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X線檢查多為陰性,病程久者可見骨質疏松。
1.3 治療方法。取穴:根據中醫辨證可取肩髃、肩髎、肩貞、天宗、曲池、外關及阿是穴等。
操作:對肩周炎患者均取坐位,常規對穴位進行消毒后,采用指切進針法,在所選穴位將毫針刺入,在行針得氣后留針30min。分別在針柄上插上1.5cm的長艾條,并逐一點燃,但是期間要對艾條與皮膚之間的距離注意,以患者能夠感覺到溫熱但是不會被灼傷的距離為佳,配穴只針不灸。針灸需要每日1次,1個療程為10d,療程與療程之間有3~5d的休息時間。在實驗過程中不配以相關藥物治療。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患者的肩部疼痛、活動受限情況全部消失,則表明該患者痊愈;患者肩部疼痛、活動受限情況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表明該患者顯效;患者疼痛減輕,但是關節功能改善并不是很明顯,則表明該患者為有效;患者肩部疼痛、活動受限情況均沒有得到改善或者病情加重,則表明該患者無效。
2.2 治療結果。通過針灸治療,本組108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痊愈,35例患者顯效,12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無效,總有效率為96.3%。其中針灸時間最短的為2個療程,針灸時間最長的為4個療程。
3 典型病型
3.1 患者甲,女,58歲,半年前即發現右側肩痛,述半年前伏案工作,電風扇放置在自己右側,過久的吹風導致發病,在最近1個月來,疼痛日益加重,在夜間經常由于該病所引發的疼痛而不能入眠。曾經有過理療及藥物治療無效。到院就診時發現其疼痛局部沒有發生紅腫,但是肩臂肌肉出現輕度萎縮,用手按壓僵硬,外展受限。上舉手臂不能進行梳頭,后伸時也感覺非常困難,不能自己穿脫衣物。取肩髃、肩髎、肩貞、曲池、外關、合谷、足三里、陽陵泉,均用瀉法,并用溫針灸,配以陰陵泉、風池、關元,只針不灸,每日1次,針灸以后叮囑其要進行功能鍛煉,動作速度應當由慢到快,動作幅度需要由小到大。患者在進行3次治療以后感覺疼痛癥狀得到明顯減輕,關節活動明顯得到改善,在進行了10次的針灸后患者痊愈。
3.2 患者王某,男,53歲。右肩疼痛20余天,功能活動受限,畏寒喜暖。檢查:局部無紅腫,右肩關節處壓痛明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右肩關節X線片“未見異常”。診為:右肩關節周圍炎。辨證為:風寒侵襲,經絡痹阻。治以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以右肩部壓痛點(阿是穴)及肩髃、肩髎行溫針灸,配合針刺曲池、外關等穴,治療1個療程后,疼痛完全消除,活動自如。
4 討論
肩周炎,指的是肩部由于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退行性病變而導致的酸重疼痛[1]。該病在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中非常常見,同時該病的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多,屬于中醫學的“肩痹”范疇。中醫學認為肩部是本病的病變部位,五旬之人,正氣不足,營衛漸虛,若其局部感染風寒,或習慣偏臥,或勞累閃挫,則可導致經脈不舒,氣血阻滯,最終導致肩痹。作為傳統治療方法之一的針灸療法,其在歷代古籍中均有對慢性疼痛的治療記載,且具有顯著的療效,沒有毒副作用。針刺能夠鎮痛,使肌肉疲勞感得到改善。艾灸能夠使局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溫針灸則可以達到祛風止痛、溫經散寒的作用。
在選擇穴位的時候,應當選擇肩部的肩髃、肩髎、肩貞三穴,并循經遠取曲池、外關、合谷、陽陵泉、足三里等穴,肩髃為手陽明大腸經穴,為手陽明、陽蹺脈之會,是治療肩疾的常用穴[2]。陽明是多血多氣之經,使用針灸能夠氣血調和,使陽氣振奮,經絡得到疏通,祛瘀止痛,祛風散寒,關節得到通利。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之合穴,筋之會,針灸該穴位能夠通經止痛、舒經活絡[3]。足三里是強壯保健之要穴,針灸該部位能夠培元固本,扶助正氣,通經活絡,同時其還能夠扶助正氣,振奮陽氣,與諸穴配伍針灸,能夠達到補益氣血、舒經活絡的作用。
在針灸治療過程中,必須加強肩關節的活動功能的強調,這是由于其是使肩關節活動功能恢復的主要手段,同時可以預防發生肌肉萎縮和粘連,是肩周炎得到治愈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醫生除了對患者進行針灸,還應當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的方法,并叮囑患者應當積極主動的進行肩部運動,這樣才有利于恢復。
參考文獻
[1] 孫衛校,劉德玉,王敏.針灸配合封閉治療肩周炎30例[J].現代中醫藥,2007,27(5):71
[2] 叢文杰,方劍喬.不同針灸療法治療肩周炎臨床進展[J].光明中醫,2008,23(12):2071
[3] 樓志勇.溫針灸配合小針刀治療肩周炎60例[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7,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