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肱骨髁間的骨折為肘關節較嚴重的一種骨折,在青年與壯年多發,并且常為粉碎性,因此復位比較困難,進行固定時也容易出現再移位以及關節的粘連,嚴重影響患者肘關節的功能[1,2]。在切開復位行內固定后,怎樣最大程度的將肘關節功能恢復,并縮短骨折的愈合時間,同時減少臨床并發癥,已經成為目前臨床追求的主要目標[3,4]。本文對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以來,于我科治療的84例肱骨髁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觀察康復運動對其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以來,在我科治療的84例肱骨髁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治療組44例,對照組40例,均屬于AO分型當中的A型,有男性患者64例,有女性患者20例;年齡最大為46歲,最小為21歲,平均年齡為34.5歲。全部患者均予以切開復位行內固定治療,在術后予以上肢的石膏外固定,于3-4周之后將石膏拆除,并予以功能鍛煉,并且每月定期復查X線片。
1.2 方法。觀察組:囑患者取坐位,也可為臥位,把患肢平放在桌面或者床上后,以手握沙袋進行主動的屈伸肘關節,直至最大限度,需做勻速反復運動,每天2次,每次15-20分鐘,還可選擇體操棒,以及上肢的運動器械來輔助運動,還需完成雙上肢其肘關節的互助運動,于健側肢體進行幫助下,將兩手進行伸肘的交叉運動。對照組:經醫務人員的簡單指導,由家屬輔助實施簡單的被動活動,以按摩為主。
1.3 評分標準。患者肘關節的功能評分依據患者其關節疼痛與活動度以及穩定性,和ADL能力諸如此方面給予綜合分析。其中該評分系統的滿分是100分,在90分或以上者為優,而75至89則分呈良,其中60至74分則為可,其總分在60分以下為差。患者疼痛依據目測類比的評分法給予臨床上疼痛的測定,其中0分代表著無疼痛,而10分則代表出現疼痛劇烈,并且難以忍受,囑患者需根據自身實際的疼痛情況來打分。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出院后均隨訪6個月。觀察組患者肘關節功能的恢復優良率為93.2%(41/44),而對照組為80.0%(32/40),觀察組患者骨折平均的愈合時間為3個月,而對照組為4個月,觀察組有2例出現骨化性肌炎,而對照組為8例。
3 討論
由于肘關節損傷進行康復治療需自術后的早期開始,如果康復治療的越早,臨床效果就越好。行早期的康復治療不僅能夠預防患者關節僵硬,還能夠將組織粘連以及肌肉廢用性的萎縮,不僅減少臨床并發癥的出現,特別是于肘關節行松解術之后,需盡早的實施關節運動,以防止關節的再次粘連,并鞏固手術的效果。
在術后早期行功能鍛煉,系防止患者關節強直最有效的手段,而于術后,特別是小兒患者大多懼怕疼痛,因此不愿出門鍛煉。此外,由于家長對患兒的偏愛,往往不敢不能進行監督,其中,醫務人員需于術后早期行及時有效的臨床指導,同時采取多種方法,通過照顧其興趣,以及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忍耐能力,為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活動量及活動強度,可以利用拼裝玩具鍛煉其肘部屈曲,擰手帕等訓練其肘部旋轉,懸掛氣球等兒童喜愛的游戲來訓練其肘部伸展,循序漸進地引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防止關節周圍軟組織粘連,改善關節功能[5]。
骨科學以運動系統疾病為研究對象,功能康復是骨科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祖國傳統醫學采用小夾板等固定骨折,遵循“動靜結合”的治療原則,很好的體現了早期康復運動的理念,但近年來部分人盲目追從解剖復位、堅強固定,加之部分人將骨折治療的復位、固定,功能鍛煉三大原則機械的認為是骨折治療的三個階段,使得骨科康復治療處于近乎原始狀態,常常表現為“骨折愈合后”醫生、護士的簡單指導,家屬幫忙的簡單模式,其康復程度有限。正確理解現代骨科治療技術,把握現代骨科治療理念,將臨床骨科學與康復醫學有機結合起來,是最大限度提高骨科疾病功能療效的關鍵。這就要根據具體骨科疾病的特點,動態地,區別地將臨床骨科治療理念,技術和康復手段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踐、探索出一套科學的,能最大限度提高骨科疾病預后與功能療效的方法。引入康復運動療法對促進關節功能恢復,骨折愈合及減少并發癥有重要意義,符合現代骨科理念。將臨床骨科學與康復學有機結合,最大程度提高損傷后功能恢復的療效。
綜上所述,康復運動應用于治療患者肱骨髁間骨折,安全有效,應予推廣。
參考文獻
[1] 杜青,陸美玲,陳珽,等.兒童肘關節骨折術后的康復治療療效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6,21(11):1027-1028
[2] 周先珊,郭知學,王小平,等.運動療法配合中藥熏蒸治療創傷性肘關節功能障礙[J].浙江臨床醫學,2010,12(1):54-55
[3] 蘇小靜,李少敏,謝繼萍,等.運動療法對肘關節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療效[J].寧夏醫學雜志,2010,32(6):553-554
[4] 周先珊,郭知學.中藥熏蒸配合運動療法治療創傷性肘關節功能障礙[C].全軍中醫藥骨傷學術會議論文集,2009:151-153
[5] 陳建華,葉斌,張海林,等.肘關節損傷僵硬的康復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