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COPD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42-72歲,平均年齡57歲,病程1—17年。均為2009年6月~2011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本組患者均經X線攝片、CT檢查證實COPD患者,臨床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標準。
1.2 中醫診斷標準。痰熱壅肺:發熱不惡寒,氣急脹滿,咳喘煩躁,痰黃粘稠,不易咯出,面紅,口干飲水不多,舌紅苔黃膩,脈浮數。
2 操作方法及步驟
2.1 中醫刺絡放血選穴。取穴:雙側少商、商陽穴,屬于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氣化之氣從地部孔隙而出,故為井穴。
功效:清瀉肺熱,宣暢腑氣。
方法:用左手使勁捏住大拇指或食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局部常規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一次性的采血針頭或三棱針快速點刺,深約1-2毫米,令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輕擦血液。如果血液不出,可以用手協助,擠出血液,每次出血3-5滴左右。隔兩天一次。五次為一個療程。共一療程。
2.2 超聲霧化吸入。(選用超聲波霧化器WH-2000型廣東粵華醫療器械產有限公司)
處方:丹參3g,炒黃芩3g,紫蘇子3g,桔梗3g,竹瀝3g,炙甘草3g(均深圳三九現代中藥有限公司生產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劑型)。
功效:清熱化痰、涼血利咽、止咳平喘。
方法:將上述處方中藥顆粒平均分成五份,其中一份用0.9%生理鹽水20ml稀釋后放置超聲霧化容器內,對COPD患者中癥狀較輕、咳痰有力者采用半坐臥位,而意識模糊、咳嗽無力者則取側臥位,床頭抬高30°,吸入后及時叩擊背部,排出痰液。采用上述體位后,延遲并減輕了患者不適癥狀的發生。即從小霧量、低濕度開始,吸入1min待氣道適應后,再逐漸增加霧化量,直至吸完所需治療藥液,一般每次吸入不超過10min。因疲乏、不愿咳嗽且咳嗽力弱的患者,則采用持續小霧量吸入。為使痰液維持在糊狀便于排出,必要3~4h再吸入一次,以減輕排痰時的疲乏癥狀。一天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共一療程。
2.3 超聲霧化吸入療法護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3.1 預防呼吸道再感染。由于霧滴可帶細菌入肺泡,故有可能繼發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細菌來源:口腔、上呼吸道、霧化液的感染。所以不但要加強口、鼻、咽的護理,還要注意霧化器、室內空氣和各種醫療器械的消毒。
2.3.2 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當霧化吸入完后,呼吸困難反而加重,除警惕肺水腫外,還可能由于氣道分泌物液化膨脹阻塞加重之故,即治療矛盾現象。
3 療效判斷標準[1]
3.1 顯效:咳、痰、喘、脹癥狀好轉(+++→+),肺部濕啰音明顯減輕。
3.2 有效:咳、痰、喘、脹癥狀好轉(+++→++),肺部濕啰音減輕。
3.3 無效:咳、痰、喘、脹癥狀及濕啰音無改變,或減輕不明顯,以及癥狀及濕啰音加重者。
4 護理
4.1 加強生活護理。病室宜通風,涼爽,保持呼吸道通暢,鼓勵患者有效咳嗽,翻身叩背。安排病人住向陽房間,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暖、溫濕度適宜,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受風邪加重病情。
4.2 心理護理。COPD患者屬于心身疾病范疇,病程長,反復難愈,如對本病認識不夠,易產生情緒低落、抑郁、緊張、焦慮等。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消除患者的緊張不安心理。患者一般喜暖怕涼,故安排床位時,一般避開門窗,防止風寒,必要時增加被褥以防止受涼;對于行動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主動幫助患者解決行動困難,做好生活護理。同時向患者講明疾病與心理情志的關系,鼓勵患者怡情悅志,安心養病。
4.3 飲食護理。本病患者多為中老年,身體虛弱,故飲食上盡量選擇與治療相協調的食物,忌生冷、寒咸。老年患者多脾胃弱,食少則正氣不足,飲食無度又可增加脾胃負擔,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滯內停。故我們要求患者應進易消化、富營養的食品,囑患者勿過食肥甘厚味,少吸煙,少飲酒,多飲水,宜多吃清熱化痰鮮蔬菜、水果。如梨,可生食,或與貝母燉食,有潤肺化痰止咳作用。忌辛辣、油膩、燥熱之品。
5 結果
顯效19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
6 討論
中醫認為,外感邪氣,首犯上焦,手太陰肺經首當其沖,咽喉為肺氣之通道,肺系之所屬,外邪犯肺,郁而化熱,熱傷肺津,煉液成痰,或有宿痰,復感風熱而出現痰與熱結,壅阻肺絡。故可致咽喉腫痛及痰熱壅塞氣道等,即西醫所指有害顆粒對肺壅塞與通氣咽道異常炎癥反應。因為少商和商陽是手太陰肺經和互為表里的手陽明大腸經的最末穴和首穴,兩穴放血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針用瀉法或采用三棱針點刺放血,可清熱、解毒利咽、治療通氣咽道炎癥反應。《圣濟總錄》說:“唐刺史成君綽,忽頷腫大,喉中閉塞,三日水粒不下,甄權以三棱針刺少商微出血,立愈,瀉臟熱也。”[2]
超聲波霧化器是應用超聲波聲能,藥液變成細微的氣霧,由呼吸道吸入,達到治療目的,其特點是霧量大小可以調節,霧滴小而均勻(直徑在5μm以下),藥液隨著深而慢的吸氣被吸入終末支氣管及肺泡。又因霧化器電子部分能產熱,對霧化液有加溫作用,使患者吸入溫暖、舒適的氣霧[3]。其藥液中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有效成分主要是黃酮類化合物;體外對多種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有抑制作用功效;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再配合丹參3g、紫蘇3g、桔梗3g、竹瀝3g、炙甘草3g具有清熱化痰、涼血消腫、降逆平喘之功效。結果顯示,這種中醫護理治療,療效較佳,而且口感較好,對局部粘膜刺激小,無不良反應及禁忌證,可以做為目前常用中醫護理,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一輯[2]:2.1
[2] 宋徽宗.圣濟總錄[M].人民衛生出版社,1.1962-10:696
[3] 李錦燕,張偉,張正霞.超聲霧化吸入的療效觀察和護理研究.實用護理雜志,1998,14(1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