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較兩種麻醉方法在剖宮產術中的效果,探討剖宮產術理想的麻醉方法。
方法:將260例足月妊娠擬接受剖宮產術的健康臨產婦隨機分為兩組各130例,行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為實驗組,行單純硬膜外麻醉(EA)為對照組,觀察記錄兩組產婦麻醉過程的效果。
結果:兩組麻醉效果相比較,觀察組優、良例數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CSEA具有起效快、用藥量少、并發癥少、不受時間限制等優點,更有利于母嬰的安全。
關鍵詞:硬腰聯合麻醉 剖宮產術 效果 產婦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60-02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一種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優點[1]。剖宮產多數是由各種病因所致胎兒宮內窘迫而施行的急診手術,其要求麻醉起效快,腹肌松馳,對母嬰安全,近年,CSEA應用于剖宮產麻醉日趨增多,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應用腰硬聯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100例在剖宮產手術中,比較兩種麻醉方法的效果優劣,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1年6月—2012年6月,選擇需要急診行剖宮產的單胎初產婦260例為觀察對象,她們年齡25-45歲,體重54-75kg,身高152~170cm。均無麻醉禁忌證者,排除糖尿病、妊高征等妊娠合并癥,隨機分為觀察組(CSEA)和對照組(EA)各13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性別、合并癥等方面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1.2.1.1 實驗組(CSEA)組。產婦取左側臥位,一點法,經L2~L3或L3~L4間隙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針內針腰穿(筆尖式腰穿針),見腦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ml混合液1.5~2ml,然后向頭端置入導管3~4cm,轉為仰臥位后,調整麻醉平面在L6左右。
1.2.1.2 對照組(EA)。產婦取左側臥位,經L2~L3為穿刺點,向頭端置管3.5cm,注入2%利多卡因3~4ml試驗量,觀察5min無全脊麻表現后,分次追加10~15ml,盡可能使麻醉平面達到L6左右。
1.2.2 觀察指標。根據測試平面、產婦感覺、術者手術操作等方面情況分為優、良、差三級。優:出現阻滯平面T8,產婦安靜,安全無痛,肌松滿意,無牽拉痛,不用鎮靜鎮痛藥;良:出現阻滯平面T8,產婦輕痛有不適感,肌松稍差,有輕微牽拉痛,予以輔助藥后緩解;差:出現平面,產婦疼痛不安,肌松差,不能完成手術,需用氯胺酮、丙泊酚等藥物。
1.2.3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3.5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用例、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應用兩種方法麻醉,兩組產婦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麻醉效果相比較,實驗組優、良例數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由于受當今社會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其手術期間麻醉的情況、麻醉對孕產婦及胎兒的影響等,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產婦及產婦家屬的重視。剖宮產術對麻醉的要求是產婦鎮痛完善,對其生理功能影響小,對胎兒無明顯抑制及其他不良影響。所以產科麻醉需要考慮產婦特殊的生理變化和母嬰安全,因此選擇一種安全可靠、起效迅速且不良反應少的麻醉方法至關重要。傳統的EA即蛛網膜下隙神經阻滯麻醉,系把局部麻醉藥注入蛛網膜下隙,使脊神經根、脊神經節及脊髓表面部分產生不同程度的阻滯,故常用于剖宮產術,有可用于術后鎮痛的優點,也可滿足手術要求,麻醉雖然安全,但局麻藥用量大,麻醉起效較慢,阻滯不全率較高[3],可控性較差,術后頭痛發生率較高,麻醉時間有一定限制。胎兒宮內窘迫的產婦,手術者常為了快速娩出胎兒,而在阻滯還未完善時開始手術,給產婦帶來一定痛苦,給術者帶來肌松上的一些困難,嚴重者可因肌肉過緊而導致胎兒取出困難,加大胎兒危險性。同時麻醉醫生為了爭取時間,不影響手術,不得不通過追加靜脈麻藥或加大硬膜外麻藥量來增加麻醉效果,從而潛在增加了產婦麻藥中毒及胎兒呼吸循環抑制的危險性。
腰硬聯合麻醉(CSEA)綜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優點,解決了單純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不足。CSEA用藥量小、誘導時間短,避免了局麻藥中毒的危險,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由于其起效迅速,即使是在分娩過程中出現胎兒官內窘迫的產婦,需要緊急行剖宮產手術,應用此方法也適宜。注入蛛網膜下腔的局麻藥直接作用于脊神經根,故其阻滯完善、肌松滿意,避免了因肌松效果欠佳而造成的取嬰困難,縮短了取嬰時間,提高了嬰兒的安全性。此外,也減輕了清洗腹腔所致的惡心嘔吐。CSEA具有很多優點,主要是起效快,可以在產婦平臥后即可開始消毒、手術,能迅速解除臨產婦的痛苦,減少胎兒宮內窘迫時間,并且肌松好,鎮痛完善,不受時間限制,局麻藥用量少,有利于手術操作,副作用少,對循環、呼吸影響輕微,降低椎管內麻醉失敗率[5],降低了PDPH的發生率,減少了產婦的痛苦,可與EA同樣保留硬外管行術后鎮痛,應用CSEA以達到相互取長補短的功效。CSEA對心率、血壓的影響不明顯,通過較小的局麻藥劑量、較短的麻醉起效時間,達到了較好的麻醉效果。
參考文獻
[1]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13-1314
[2] 張勇,趙慧.布比卡因腰一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的最小劑量探索[J].中國麻醉與鎮痛,2003,5(2):115
[3] 曲仁海.論單次腰麻與連續硬膜外復合麻醉法[J].實用麻醉雜志,2005.6(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