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門診分診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質,從嚴格要求分診護士的儀態儀容,營造溫馨就診環境,適時的健康宣教,掌握語言的溝通技巧,來改善護患關系以提升溝通的成功率。
關鍵詞:門診 分診護士 溝通
【中圖分類號】R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233-01
門診是醫院的窗口,工作量大。環境嘈雜,病種復雜,加之門診患者流動性大,看病心情急切,難以短時間內與護士之間建立有效的信任。所以,一直以來,門診是醫療糾紛易發地。有研究顯示,80%的護理糾紛是由于溝通不良或障礙導致的[1]。作為一名門診護士,經常面對身心失衡,求醫心切的某些沖動性言行,如果護士本身性格又屬于較內向或情緒易激動者,往往難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或感到身心疲憊而對于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將情緒轉嫁于患者,從而激化護患者矛盾。因此,護士要學會正確調整控制自己的情緒。并學會自我釋放壓力的方法,從而在工作中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樂觀的工作情緒,形成一個良好循環。
1 促進護患的良好條件
1.1 良好的專業素質及政治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分診護士,不僅要有豐富的醫學專業知識,還需掌握心理學、倫理學、營養學、管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根據就診患者疾病的不同,向他們講述所需了解的知識及預防措施,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幫患者之所需,到達有效的雙向溝通。
1.2 分診護士的儀表要求。分診護士應衣著整潔合體,舉止端莊,精神飽滿,也可稍作面部修飾,淡妝上崗,這是對患者尊重的一種表現,也可同時展示護士群體素質和美感。注意護士的形象,有利于工作中樹立良好的威望,贏得患者的信任,減輕患者就醫的心理壓力。
2 門診護患溝通的技巧
2.1 掌握語言的溝通藝術。溝通是人們在生活中處理人際關系的最主要方式。護患溝通是建立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提升醫院社會形象,打造服務品牌的有效途徑[2]。良好的語言溝通技巧可使病人感到欣慰,精神振奮,通過語言的交流,使其感到醫護人員的熱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
2.2 加強親和力,營造溫馨就診環境。接待每一位患者,護士都應該面帶微笑。因為微笑待人,是人際交往中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是溝通的抉擇條件[3]。護士仔細傾聽患者的每一句話,理解他們的每一個要求,讓患者感到你確實在用心為其服務。同時,門診護士還應非常熟悉醫院的醫療模式、背景及各科室的專家坐診時間及擅長方向,正確指導患者就醫。以免因引導有誤,造成患者的不滿情緒或投訴事件等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2.3 適時的健康宣教,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及預防知識。分診護士充分開發利用患者候診時間內的資源,如聽健康教育的講座及閱讀衛生宣傳材料。門診專門為患者印制了許多疾病的健康教育處方,護士可對就診患者個別指導贈送健康教育處方,以提高群眾健康知識水平。通過主動、耐心、熱情、真誠的關注與溝通,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4]。及時處理患者所提出的疑問,滿足患者的需要,使其感受到尊重與關心,從而拉近護患關心。
總之,門診護患關系是一種短暫而復雜的人際關系,良好的護理道德修養是護患溝通的前提,豐富的醫學知識是護患溝通的紐帶。
參考文獻
[1] 湛永毅,方立珍.護患溝通技巧[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
[2] 汪文煉,陳明會.護患溝通技巧培訓與評價[J].護理學雜志,2006,21(11):56
[3] 肖根秀.門診注射室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技巧[J].華中護理雜志,2001,36(5):381—382
[4] 朱芬芬,林征,林琳.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診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