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產后出血的原因、危險因素及出血病例特點的變化。
方法:回顧性總結分析2008-2011年產后出血124例臨床資料。
結果:出血原因中本組資料中經陰道分娩73例,刨宮產51例,刨宮產率為41.1%,病因分類,宮縮乏力77例,占62.1%,胎盤因素32例,占25.81%,軟產道裂傷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礙10例,占8.06%。
結論: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盤因素成為產后出血的次要原因,是產后子宮切除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產后出血 病因 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252-02
1 資料與方法
2008-2011年我院共收治產后出血患者124例,年齡21—39歲,平均39歲,足月妊娠113例,早產11例,初產婦106例,經產婦18例,出血發生在產后2小時內97例,2—24小時25例,24小時以后產褥期2例,出血量500—800者91例,800—1000者20例,1000以上者13例,其中雙胎妊娠27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4例,巨大兒13例,前置胎盤及胎盤早剝5例,臀位8例,羊水過多1例,血小板減少4例。
2 結果
本組資料中經陰道分娩73例,刨宮產51例,刨宮產率為41.1%,病因分類,宮縮乏力77例,占62.1%,胎盤因素32例,占25.81%,軟產道裂傷5例,占4.03%,凝血功能障礙10例,占8.06%。
處理方法,當與產后出血時不要驚慌,應針對出血原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止血,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防止感染。
宮縮乏力本組77例,占總數的62.1%,產后宮縮乏力性出血常常為爆發性大出血,易發生休克甚至DIC,故產后陰道出血多,宮低較高,子宮質軟呈袋裝者應高度警惕產后出血的發生:①立即按摩子宮加強子宮收縮,同時給予子宮收縮藥物應用如縮宮素,米索前列醇等。②刺激子宮促進宮縮使子宮壁血竇閉合。方法是右手與子宮底部,拇指放在前壁,其余四指放在后壁,做均勻有節奏的按摩,將宮腔內的積血擠壓排出,以免影響子宮收縮,達到止血目的。③宮腔填塞砂條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止血方法,近年來產科醫生重新評比此方法,認為不但可爭取產后出血搶救的時間,而且對保留嚴重產后出血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一定的意義,其方法是采用高壓滅菌的寬8cm,厚層,長5cm,的砂條,在甲硝銼液中浸濕擠干,自宮低由內向外,緊填與宮腔不留空隙,24小時后取出,給予縮宮素及抗菌藥物應用,若刨宮產時填塞可用2跟砂條分子宮上下段兩部分填塞,先將砂條頂端經宮頸塞入陰道2—3,以此填塞子宮下段,再將另一砂條塞入宮低部以此填塞宮腔至下段切口水平,以一號腸線連續不帶內膜避開紗布縫合子宮肌層,留4切口繼續填塞砂條,縫合兩砂條斷端連續縫合子宮肌層。
胎盤因素,本組32例,占25.81%,導致產后出血多為胎盤剝離不全,胎盤粘連,胎盤部分或全部植入,胎盤小葉或副胎盤殘留等,多數產婦在胎兒娩出后15分鐘內娩出胎盤,當產后30分鐘胎盤仍不排除者,應立即行陰道宮腔探查,必要時徒手胎盤剝離術以取出胎盤,若剝離困難凝有胎盤植入者視陰道出血情況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如按摩子宮,應用促進子宮收縮藥物,必要時切除子宮。
軟產道裂傷,本組5例,占4.03%,隨著助產技術的不段提高,軟產道裂傷引起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呈下降趨勢,遇到急產,宮縮過強,胎兒較大引起產后出血者,應立即性會陰,陰道及宮頸檢查,有裂傷者應徹底止血,按解剖層次進行縫合,縫合時第一針應超過裂口頂端,不留死腔,采用簡短縫合,避免鋒線穿透直腸黏膜。
凝血功能障礙,本組10例,占8.06%,血小板減少,妊娠高血壓引起的凝血功能異常,Hellp綜合癥,白血病,在障,重癥肝炎等均可引起產后出血,首先排除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引起的出血,應盡快補充新鮮全血,血小板,纖維蛋白原等,并積極糾正休克及DIC。
3 討論
產后出血(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ml)是分娩期嚴重的并發癥,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產后出血是指產后難以止住大量出血,如果處理及時就不會危機生命,子宮過于松弛或者由于長期筋疲力盡的分娩未能緊縮,生產創口過大都可能流血,正確診斷來源與失血量的測定及估計,分娩中要準確判斷產后出血量是正確診斷和處理產后出血的前提,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方法有稱重法,面積法,容積法和根據失血性休克程度估計失血量,我院采用容積法和面積法綜合評估,即用產后凝血器置于產婦臀下收集血液與浸潤紗布敷料的面積測算產后出血量,較以前使用目測法更準確。
產后出血病因,近年來,我國孕產婦的死亡率有明顯下降趨勢,但死亡原因還是以產后出血為住,孕產婦死亡率的反應一個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指標之一,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是每一位婦幼衛生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本組資料中宮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占62.1%,具首要原因,加強宮縮是最有效的方法,胎盤因素導致的產后出血占25.81%,是目前產后出血子宮切除的首要原因,與文獻報道相似,其原因:①流產次數的增多是導致胎盤異常附著重要原因。②子宮內膜的病變和損傷,刨宮產率的升高,再次妊娠機會逐漸增加也是導致胎盤異常附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產后出血的預防:①加強計劃生育的宣傳,認真搞好婦幼保健三級管理,做好孕前保健工作,減少人流,刮宮,引產,多產次數,及時發現妊娠并發癥。②林產時要密切觀察產程進展,消除孕婦緊張情緒,提倡和鼓勵陰道分娩,降低刨宮產率。
綜述所述,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首要原因,胎盤因素成為產后出血的次要原因,是產后子宮切除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6
[2] 曹珍修.胎盤種植異常的臨床診斷與處理.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66,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