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討采用針灸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患者的臨床療效。
方法:隨機選擇自2006年3月~2011年12月這一時期來我院就診的10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數目相等的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采取針灸推拿并配合中藥進行治療,而對照組則采用椎旁神經阻滯的方法進行治療。在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都采用頭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其進行評分,并比較觀察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8%,而對照組為85%,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針灸推拿加中藥治療法具有散寒祛風、活血止痛的功效,療效較好,若三種療法一起聯用則可起到相互協同、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可有效控制病情的作用。
關鍵詞:針灸推拿 頸源性頭痛 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28-02
人體頸椎或頸部軟組織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病損害會引起患者發生慢性、單側或雙側的反復頭部疼痛現象,在臨床上這類疾病叫頸源性頭痛(cervicogen ich eadache CHE)[1]。該病的疼痛性質是一種牽涉痛。目前臨床治療該類疾病的常用的方法有針灸、推拿、痛點注射、神經阻滯、藥物治療等[2]。但是在臨床上以單一治療最常見,單一治療雖然在短期療效顯著但是時間長還是會復發,且復方率比較高。本文隨機選擇自2006年3月~2011年12月這一時期來我院就診的10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作者采用針灸推拿和配合中藥進行綜合治療50例,旨在探討其療效,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擇的患者都是在醫院神經內科住院或者門診類患者。我們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數目相等研究組和對照組,即每組50例,年齡平均在54.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病變部位等方面都沒有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且兩組患者在治療前VAS評分差異不存在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1.2.1.1 針灸推拿。在患者坐位或側臥位時,醫生實施針灸,采用直徑0.30mm、長40mm毫針,頭部穴位進行斜刺,頸部及上肢穴位采用直刺1~1.2寸,采用頻率為2Hz,留針20min的G6805電針儀進行配合,每日一次,一個療程為10次。推拿采取頸項部常規操作配合頭面部推拿手法對患者進行推拿,每日1次推拿治療,10次為1個療程,推拿能有效糾正頸椎小關節紊亂。
1.2.1.2 中藥治療。處方:葛根50g,姜黃15g,肉蓯蓉10g,麻黃8g,桂枝10g,雞血藤30g,白芍30g,延胡索15g,田七粉3g(沖服),威靈仙30g,川芎15g。用法:每日1劑水煎口服,即取汁300mL,分2次溫服。后重復煎作可以用來作局部濕熱敷,每10次為1個療程。
1.2.2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0.5%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10mg并用鹽水進行稀釋至20mL;后在患者仰臥位時,患者頭偏向對側,醫生在胸鎖乳突肌后緣距乳突下1~2cm處垂直進針,對于疼痛明顯的患者每進針0.5cm-1cm注射藥物2ml,密切觀察患者意識和呼吸情況。每點2~3mL 1次/W,1個月為1療程。
1.3 判斷標準。治愈:患者頭痛癥狀消失,頸枕肩部癥狀和體征也消失。好轉:頭痛癥狀有所減輕或相關癥狀減輕。無效:癥狀沒有任何改善[4]。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都采用SSP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進行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VAS評分差異具有顯著性,但是研究組在治療后VAS評分比對照組低,兩組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CEH發生部位主要是神經是 C1~3神經后支,因此,只要那些影響C1~3神經正常生理機能活動的因素都會造成CEH[3]。從頸部神經到頭面部有很多的個骨性縫隙、肌肉和筋膜。如果頸椎因外傷或長時間處于某種不良姿勢從而造成頸椎關節的紊亂進而就會形成神經卡壓,一旦當神經受到長時間卡壓,人體就會產生同側頭痛,肌肉痙攣等病癥。
本文采用針灸推拿加中藥配合治療法,首先一方面解除了CEH的誘因,從而阻斷了CEH的病理過程,緩解頸肌緊張、痙攣、粘連等病癥。根據人體頸椎關節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的原理對頸椎小關節進行推動、牽拉、旋轉等活動治療,從而使關節紊亂(錯位、錯縫)得到恢復,以達到改善關節功能,進而緩解痙攣,減輕疼痛的目的。而中藥起到了平調陰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作用。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減少復發,療效顯著[6]。針灸推拿加中藥治療法具有散寒祛風、活血止痛的功效,療效較好,若三種療法一起聯用則可起到相互協同、達到鞏固療效,減少復發,可有效控制病情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欣,劉明軍.著力突出兩個并重,完善針灸推拿人才培養模式[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8):54-55
[2] 王東來,艾軍.針灸推拿治療膝骨性關節炎95例[J].陜西中醫,2012,33(3):347-348
[3] 張劍鈞.針灸推拿結合三痹湯加減治療肩周炎158例[J].中國民間療法,2012,20(1):50-51
[4] 上官瑛,韓江宏.針灸推拿配合中藥治療頸源性頭痛60例[J].現代中醫藥,2009,29(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