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對針罐結合治療頸肩肌筋膜炎的探究進一步分析針罐結合的應用。
方法:回顧性我院門診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45例頸肩肌筋膜炎患者,其中,年齡最大51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在36~89歲;男性19人,女性26人;所有的患者病程在兩周到12年不等。
結果:45例患者中,治愈29例,占64.4%;好轉14例,占31.1%;未愈2例,占4.4%。
結論:針罐結合治療頸肩肌筋膜炎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針罐結合 頸肩肌筋膜炎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81-02
針罐結合是當前臨床醫學上治療頸肩肌筋膜炎的重要方法。針罐結合從理論上來說主要是針刺法和拔罐法的相結合。下面,筆者就我院45例頸肩肌筋膜炎的治療情況進行簡要說明。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我院門診自2011年10月~2012年5月的45例頸肩肌筋膜炎患者,其中,年齡最大51歲,最小15歲,平均年齡在36~89歲;男性19人,女性26人;所有的患者病程在兩周到12年不等。45例患者中都出現過肩部、頸后的疼痛,同時,有比較固定的激痛點,局部肌痙攣甚可觸及條索狀物等典型臨床表現。
1.2 方法。在治療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的過程中,醫生取風池、頸百勞、曲垣、天宗、大椎、身柱、至陽,常規針刺,毫針瀉法或平補平瀉;疼痛區域采用3寸針平刺、排刺,并接G6805-2型電針治療儀(上海醫用電子儀器廠理療分廠),連續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的較大值為度。留針30分鐘,起針后拔火罐1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兩個療程間可休息5天,以兩個療程觀察效果。診斷結果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標準》。
2 結果
就上述在我院治療的45例患者中,治愈29例,占64.4%;好轉14例,占31.1%;未愈2例,占4.4%。頸肩肌筋膜炎是一個較為難治的疾病,通過針罐結合達到這樣的效果相對比較不錯,在臨床醫學上值得進一步的推廣。
3 討論
3.1 頸肩肌筋膜炎病癥的介紹。從臨床醫學角度來看,頸肩肌筋膜炎患者一般都是因為過度勞累或者是在平時受到了風寒濕邪侵犯,兩者容易導致頸肩筋膜、肌肉損傷、粘連或變性等癥狀,容易刺激患者的神經而引起疼痛。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一般都表現在頸肩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板滯,或有重壓感,向一側或兩側肩部與肩胛之間放射。尤其是在早晨起來之后或者是天氣突然變化尤其是變涼的情況下,頸肩肌筋膜炎患者自身的癥狀加重。慢慢活動,舒展開來之后,其身體的疼痛減輕,常反復發作。頸肩肌筋膜炎也容易急性發作,頸肩肌筋膜炎患者急性發作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局部肌肉緊張、痙攣,項背部活動受限。就從臨床角度來說,頸肩肌筋膜炎患者急性發作一般多見于文案工作者、電腦技術員、辦公室文員等職業的人員。
頸肩肌筋膜炎從理論上來說是屬于中醫學“痹證”范疇,頸肩肌筋膜炎患者平素氣血虧虛,患處由于外傷,勞損等致氣血瘀阻,運行不暢,風寒濕邪趁虛而入,滯留經脈,不通則痛。針刺治療可以進一步疏通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的經絡氣血,使營衛調和而風寒濕熱等因素無所依附,痹痛等癥狀才會消失。尤其是當前臨床醫學上的電針治療,在對頸肩肌筋膜炎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配合可調整人體生理功能,有止痛、鎮靜、促進氣血循環、調整肌張力等作用的電針可以進一步加強療效。
3.2 針罐結合的介紹。針罐結合主要是指針刺法和拔罐療法的結合。從理論上來說,針刺法的關鍵是取穴。就筆者的工作經驗來看,針對頸肩肌筋膜炎的患者,我們主要是以阿是穴為主(2~3穴為宜),輔以鄰近腧穴,每次取3~5穴。需要注意的是,針刺法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針刺工具進行消毒。臨床醫學上所用到的針一般都是以1~1.5毫針快速刺入所取腧穴,得氣后需要留針20分鐘,在這20分鐘之內,我們需要每隔5分鐘運針1次,當患者所針刺的周圍出現紅暈充血為最佳。從理論上來說,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最佳,但是需要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
拔罐療法則是在對頸肩肌筋膜炎患者進行針刺治療之后,在患者的針刺部分留針2~3根,取5號火罐扣于留針部位,留罐10分鐘結束治療。隔日1次,5次為1療程。拔罐療法有緩解機體疼痛、調節大腦功能、調節肌肉能、促進新陳代謝功能,如此三管齊下有助于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疾病康復與緩解。
4 小結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看,針罐結合治療頸肩肌筋膜炎的效果很好,對于緩解頸肩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有著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筆者就我院的45例患者為案例對象進行分析,在對此介紹的基礎上,筆者就自己的工作經驗,具體闡述了頸肩肌筋膜炎病癥和針罐治療的方法。在今后的臨床醫學中,我們要進一步推廣針罐結合的治療,以更好地治療頸肩肌筋膜炎。
參考文獻
[1] 孫暢.針刺治療肩周炎79例[J].新中醫,2007(12)
[2] 雷仲民,尹新成,張祥,黃明華.麻醉推拿治療肩周炎72例[J].中醫雜志,2007(11)
[3] 衛建華.背肌筋膜炎的中醫治療進展[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01)
[4] 周賢剛,鐘渠.中西醫康復療法治療肌筋膜炎的臨床研究現狀[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07)
[5] 孫長平,于世純.針刺加火罐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156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