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外傷性截癱患者的護理方法。
方法:通過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疼痛護理、泌尿系統護理、呼吸系統護理、胃腸功能護理和褥瘡預防護理,同時加強患者肢體功能的鍛煉。
結果:167例外傷性截癱患者均痊愈出院,對患者進行隨訪也未發現不適癥狀。
結論:為患者實施整體護理,效果較好,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外傷性截癱 護理 功能鍛煉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58-01
外傷性截癱是患者腰椎或頸椎被外力間接或直接作用后而出現的脊柱損傷,從而使患者供血、感覺和運動功能出現障礙[1]。此類患者護理起來難度較大,且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間,我科共為167例外傷性截癱患者實施了整體護理,結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效果較好,隨后對患者進行隨訪也未發現不適癥狀。
1 心理護理
1.1 給予心理支持。由于患者是突然受到外傷,往往沒有心理準備,當身體受到外傷后,患者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接受事實,從而表現為憤怒、恐懼、不安和焦慮。為此,我們采用了多種方法來接觸和引導患者,我們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要態度誠懇,熱情主動,認真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同時可向患者講解一些有關的醫學知識,以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面對現實,增強戰勝病魔的勇氣和信心,配合醫院的各項治療工作。
1.2 疼痛的心理護理。患者在最初受到外傷時,其傷口處均比較疼痛,甚至會有劇烈疼痛的表現,從而導致患者痛苦不堪,甚至難以入睡,并由此產生憤怒和煩躁等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多安慰和多理解患者,使患者能夠感受到我們真的是理解和同情他們,是每時每刻都在關心他們,并非對他們的疼痛置之不理,從而使患者的心理能夠得到一些寬慰,以減輕身體因受傷而造成的劇烈疼痛和其他不適。若患者疼痛比較劇烈而對其睡眠質量產生影響時,可按醫囑為患者適當使用安定劑或鎮痛藥,從而降低其痛苦,促進入睡[2]。
2 并發癥的預防
2.1 泌尿系統并發癥的預防。外傷性截癱患者容易出現的泌尿系并發癥主要有膀胱結石、尿路感染以及排尿障礙等。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精心的泌尿系護理,不僅可以預防其尿路發生感染,阻止結石的發生,而且還可以幫助患者恢復膀胱功能。本次研究中,我們在患者住院當日就為其膀胱留置了粗細適宜的乳膠導管,以幫助患者放盡膀胱內的尿液,防止膀胱過于膨脹。我們為患者放尿的頻率為:白天每2~3小時1次,夜間每4~6小時1次,尿管每10~15天更換1次。在為患者更換尿管時,通常在早晨進行,先將尿管內的尿液放盡,在將其拔出,然后再過6~8小時將一支新的尿管置入。在尿管留管期間,應按照醫囑為患者沖洗膀胱,每天為尿道口消毒2次,同時囑患者多喝水,并幫助患者每天拍打腎區2次。
2.2 呼吸系統并發癥的預防。由于外傷性截癱患者需長期臥床休養,其咽喉部位的粘液不容易被咳出,使得患者支氣管內的分泌物引流時不夠通暢。另外高位截癱還會引起患者膈肌、呼吸肌以及肋間肌出現癱瘓,減少氣體交換量,同時增加其肺內分泌物,患者若無力將分泌物咳出,很容易出現窒息。因此,我們要定期為患者叩背和翻身,以協助患者將痰液咳出,指導患者每天進行2~3次的深呼吸,當發現患者不能將粘稠痰液咳出時,應為患者給予霧化處理或為其服用適量的祛痰藥[3]。
2.3 褥瘡的預防。褥瘡是外傷性截癱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本次研究中,由于患者均是不同程度的截疾,因此患者均不能自主翻身,若未能為患者進行正確的護理,很容易造成患者局部組織長時間地受壓,從而造成患者受壓組織缺血缺氧,引起細胞壞死而發生褥瘡。因此,我們在為患者護理時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在患者支撐處和骨突處墊上軟墊,以保護患者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②經常為患者翻身。翻身的方法為:護工站在患者一側,先屈曲患者的對側下肢,將患者上肢放于患者胸前,護士一手放于患者臀部下面,一手放于患者肩背部下面,然后雙手同時用力把患者翻向另一側,待把患者放置穩妥后,再將軟墊置于患者背部和下肢下面。為患者翻身的時間間隔應不要超過2小時。在為患者翻身時,應將其背柱保持在同一冠狀面上和同一條線上,以防止其脊柱發生旋轉而造成神經根和脊柱的損傷。③多為患者骨隆突處進行按摩,以促進這些部位的血液偱環,有效預防褥瘡的發生。④保持患者床鋪干凈、整潔、平整,床上不要有任何碎屑,以免將皮膚擦傷。⑤為患者應用氣墊床的。最近幾年來,我院新購置了一批電動氣墊床,不僅減少了患者翻身的次數,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褥瘡發生的幾率,既方便,又省時省力。
3 加強肢體功能保護和鍛煉
由于截癱后運動功能不同程度的受到損害,不能自主運動,常會發生足下垂等不良后果,護理時要注意:臥床時兩下肢用軟墊墊起,保持功能位,每日做關節活動及肌肉按摩3次,防止肢體攣縮和畸形。在病情允許下帶支具下床進行功能鍛煉,以促進功能重建。鼓勵病人利用雙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4 加強胃腸功能紊亂的護理
外傷截癱后,消化系統受到影響,腸胃蠕動減弱,進食容易腹脹,壓迫膈肌影響呼吸。我們采取以下措施:傷后一周內限制進食,給予高脂肪、高蛋白、富含維生素以及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要鼓勵病人自己排便,不能排便者,給予服用緩瀉劑或進行人工取便。
參考文獻
[1] 魏潤玲,李紅玲.外傷性截癱86例的辨證施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29:7229-7230
[2] 章金娟.外傷性截癱患者的辨證施護[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22):3134-3135
[3] 范萍.外傷性截癱患者康復護理進展[J].天津護理,2010,18(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