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急診預后的相關性。
方法:選擇2008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00例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血患者,所有患者進行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積極治療。
結果:本組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2分160例,3分80例,4分60例。本組300例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45例,死亡10例,發生率分別為15.0%和3.3%。同時經過對比,評分4分組的病死率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
結論: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急診預后有明顯正向相關性,分數越高,并發癥與死亡發生率越高。
關鍵詞: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 預后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40-02
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誘發的機體炎癥反應-抗炎癥反應失衡產生的一組臨床癥狀[1];若處理不當,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繼續發展,機體繼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病死率顯著提高,在治療后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也比較高。有研究表明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對病人及預后有較好的預警作用[2]。有研究表明其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標準對于評估危重病、創傷、ICU患者等的預后是一個簡單、快速而有價值的預測指標[3]。但對全體急診病人有無相同評價作用,國內外尚缺乏相關調查與研究。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急診預后的相關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300例具有完整資料和隨訪預后結果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血患者,所有患者經病史、癥狀和體征、生化、影像學、組織學結果等確診。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齡15-82歲,平均年齡(56.55±14.22)歲。疾病類型:嚴重創傷72例,感染性疾病60例,消化系統疾病40例,心血管疾病65例,腦血管疾病28例,其他疾病35例。
1.2 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上述患者入院后24進行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評分標準:體溫>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20次/min或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4.3kPa;白細胞(WBC)計數>12.0×109/L或<4.0×109/L。每項各為1分,當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分值≥2分時,診斷為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4]。經過統計,本組患者評分2分160例,3分80例,4分60例。
1.3 統計分析。本文所有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不同評分組別的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生率與死亡率對比采用X2檢驗,P<0.05代表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隨訪6個月,本組300例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45例,死亡10例,發生率分別為15.0%和3.3%。同時經過對比,評分4分組的病死率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說明患者的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生率與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呈正相關關系。具體情況見表1。
3 討論
我們知道,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用于機體而引起機體失控的自我持續放大和自我破壞的全身性炎癥反應。當機體受到外源性損傷或感染毒性物質的打擊時,可促發初期炎癥反應,同時機體產生內源性免疫炎性因子,形成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危重病患者因機體代償性抗炎反應能力降低以及代謝功能紊亂,最易引起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嚴重者可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是目前國內外危重癥治療的難點,是創傷、感染、大手術后等疾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是早期臨床評價病人受到各種致病因素打擊后機體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的常用評分方法,它可以評價多種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測疾病的發展趨勢。而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的診斷標準為體溫、呼吸頻率、脈搏、血WBC計數4項,對大部分急診病人而言,出現不適癥狀來求診時,病人基本生命征平穩,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可能尚無出現明顯改變,所以急診病人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總體發生率不高。目前對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的治療主要針對原發疾病,如抗感染及支持治療等。制止“瀑布效應”,維持內環境穩定,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治療質量。本文結果顯示,本組患者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2分160例,3分80例,4分60例。本組300例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45例,死亡10例,發生率分別為15.0%和3.3%。同時經過對比,評分4分組的病死率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發生率都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5)。可提示近期預后不良與病情危重程度相關,可作為評估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住院期間病情危重程度及近期預后的指標之一。
總之,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評分與急診預后有明顯正向相關性,分數越高,并發癥與死亡發生率越高。
參考文獻
[1] Blatchford O,Murray WR,Blatehford M.A risk score to predict need lot treatment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aemorrhage.Lancet,2010,356(10):1318-1321
[2] 陳蒙華,劉唐威,肖常青,等.急診科就診病種及危重病人搶救5年回顧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2,19(5):683-684
[3] 張淑文,王超,王寶恩,等.1087例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臨床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7,19(1):2-6
[4] 張淑文,王超.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斷標準與病情嚴重程度評分系統的多中心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04,16(6):32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