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性化服務是我國一種全新概念的服務模式,主要是強調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的一種服務理念,以人為中心內容,關注人的價值自由以及發展。對于醫院護理區域來說,這是一種具有創造性、個性化的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本文主要是利用人性化護理模式來解決心內科患者在住院期間所出現的一些心理問題。
關鍵詞:心內科住院患者 人性化護理問題 分析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21-02
1 心內科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
心內科患者的病種比較的復雜化,而且他們的用藥時間跟治療用時比較的長,患者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時也不斷的增加了心理上的負擔,據研究表明,冠心病以及高血壓患者大部分都存在著情緒方面的障礙,心血管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程度會比其他的病種患者要大。
1.1 內心充滿恐懼。大部分的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對于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對日后的工作以及學習生活所造成的影響不能夠積極正面的去對待,造成了恐懼以及焦慮等負面情緒加重,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精神緊張,出現了恐懼以及不安的心理,導致了疾病惡化,形成了“病理性的惡性循環”。
1.2 內心焦慮不安。主要是以急性發作性形式出現的驚恐狀態或是持續廣泛性的焦慮情緒為主要的臨床常見的一種神經癥狀,患者患有心臟病后,沒有做好完全的思想準備,而且對于醫院的治療缺乏信心以及耐心,擔心自己的病情會隨著時間慢慢的變得嚴重,心理承受壓力不夠,產生了緊張和焦慮,經常會變得比較的急躁情緒化。
1.3 對疾病存在輕視的心理。有些心內科的病人中有些癥狀在發作的時候并不會很明顯的表現出現,例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認為臥床休息并不是非常的重要的,缺乏一定的認識,對疾病發作沒有起到重視的心理,產生輕視的心理。
2 人性化服務在護理中的應用
人性化護理主要是以尊總病人的生命價值以及人格尊嚴、個人隱私作為核心內容,給病人在就醫的過程中營造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讓病人能夠感到舒適跟方便,最終能夠達到無論是在生理或是心理以及社會等方面都能夠讓病人處于一個健康滿足狀態的目的。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
2.1 給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務環境。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可以給人壓力感也能夠讓人感到舒適,一個好的醫院環境對于病人的恢復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隨時保持病房的清潔安全以及安靜舒適,利用新鮮的植物點綴病房,讓病人感到精神愉悅。病區設立手術相關知識的宣傳欄、心內科疾病的危險因素宣傳,這樣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緩解他們對疾病的恐懼感,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夜間對于持續輸液的患者安裝一個柔和燈光的床頭燈,教會患者使用床頭鈴,這樣不僅能夠滿足患者的需要,還可以方便護士對輸液的觀察,也不會影響到病房其他患者的休息。
2.2 加強對患者個人隱私的尊重與保護。病房患者的床頭卡上,只記錄出患者的姓名年齡與性別,保護患者的患病隱私,患者手術后的觀察,發生暴露身體的情況要及時進行遮擋,減少暴露面積,患者在住院期間,可以選擇自己的業余愛好活動,在不會影響到同一病房其他患者的情況下,比如說聽收音機,看書等,這樣可以讓患者放松自己的身心。護士巡視病房的時候要向看望親友那樣,要禮貌的與病患打招呼,不能把患者的床號當成是對患者的代號,要多跟患者進行溝通,了解病情以及患者的情緒變化。在給患者做醫療處理的時候要詳細的向患者解釋清楚,在每一個服務細節上要表現出對患者的關愛跟尊敬,彼此之間建立出一種互相信任和尊重的關系。
2.3 規范護理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做好基礎的護理。加強護理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讓護士能夠完全的做到患者所想到的以及所需要的??梢詫⒂^察病患的病情以及健康教育跟溝通加入到傳統的晨間護理中,不再以前那種主要是以生活護理以及整理病房的環境。這樣不僅能夠解除患者家屬對傳統的那種晨間護理的誤會,還能夠通過溝通增進患護之間的關系,做好晨間基礎護理。當病房有新的患者進入時,護士要主動的向患者介紹病房的環境以及病房里的其他患者,減少由于陌生環境所帶來的焦慮情緒。護士要做好晨晚間護理,經常跟患者溝通,隨時觀察病患的病情,多關心鼓勵患者,發現問題時要及時進行解決,盡早進行護理干預。
3 總結
實施人性化護理主要突出要“以患者為中心”的指導理念,要把以人為本,一切都是為了患者的思想落實到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里,充分調動護士跟病患在疾病護理治療過程中的積極性,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取得病患以及家屬的信任,遵循“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給所有病患創造一個方便舒適滿意的就醫環境,而且護士實施人性化護理可以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素質。
參考文獻
[1] 魏欣,晏妮.人性化護理在心內科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中的應用與體會[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01)
[2] 石永麗,肖岷,姜穎,管翠霞,李雅麗.人性化護理在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12)
[3] 杜杰,張玉梅.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