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保健干預對產褥期婦女并發癥的影響。
方法:觀察組的35例病患按照系統性保健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的病患按照常規的方法不進行特殊的護理,將觀察組產婦產褥期并發癥和對照組的產婦產褥期并發癥進行比較。
結果:比較觀察組合對照組的并發癥情況,如表1所示。從產褥期并發癥的數量來看,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結論:保健干預治療的方式對產褥期的婦女并發癥有極大的幫助,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產褥期 婦女保健 探討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77-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5年12月~2012年1月于我院婦產科進行治療的產褥期婦女患者35例,將她們分為觀察組35例和對照組35例,將3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探究分析的依據,另外再選取35例同期的產褥期婦女作為研究的對照組,觀察組的女病患年齡應在22~40歲,平均年齡在28.5歲左右,其中經剖宮產生育的占16例,經陰道分娩的占19例;對照組的患者年齡在21~3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29.5歲左右,其中經剖宮產生育的占10例,經陰道分娩占25例。將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妊娠合并癥及年齡等方面進行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對觀察組的35例病患按照系統性保健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的病患按照常規的方法不進行特殊的護理,將觀察組產婦產褥期并發癥和對照組的產婦產褥期并發癥進行比較。具體的干預措施有以下幾種:
1.2.1 產后2.5h護理。大部分的產婦在生產后的2.5h內容易出現心率衰竭、子癇和產后出血等癥狀,因此產婦在生產完后的2.5h必須呆在產房內,觀察各項生命體征是否正常、子宮收縮面積是否達到了正常收縮量,當子宮收縮沒達到要求,且宮底上升時,這時意味著子宮腹腔內存有積血,常用的解決方法是給產婦注射宮縮劑,當藥效發作時產婦會有肛門墜脹的感覺,但大多數情況都屬于陰道后壁血腫,當癥狀被確定后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讓產婦在產后的2.5h內恢復正常,然后轉入病房調養。
1.2.2 產后排尿護理。產婦分娩后的6天,尿量明顯比平常增多,對于生產完不久的產婦,應提倡并鼓勵她們自主排尿,當排尿過程中出現困難時,可改變排尿方式,選擇坐立排尿,另外還可使用熱水清洗外陰部并用溫水沖洗陰道口,以上方法對排尿都有誘導作用,當這些方法仍不能讓產婦正常排尿時,可采取留置導尿的方法幫助產婦排尿,同時給產婦注射一定量的抗生素,防止出現尿道感染的情況,由于產后身體虛弱,大部分時間都處于臥床休息的狀態,腸蠕動能力減弱,由此就容易出現便秘,在產婦的飲食中,應增大蔬菜的攝入量,另外還可服用緩瀉劑解決便秘問題。
1.2.3 產后飲食干預。產婦在生產后的1.5h內不能進食質地較硬的食物,這段時期的食物應以清淡流質為主,1.5h后即可進食普通食物,但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應該較高,其次還應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脂肪含量應降低,保證熱量的供給及營養元素的平衡,這些都是為乳汁的質量提供保障,在滿足產褥期婦女營養需要的同時,讓她們各項指標都盡快恢復正常。
1.2.4 產后會陰干預。使用濃度為0.1的聚乙烯吡咯酮碘清洗外陰部,一天擦洗3~4次,外陰部應保持干燥清潔,當產婦的會陰部出現水腫時,可使用濃度為0.5的硫酸鎂液清洗,硫酸鎂液可以引起總膽管括約肌松弛、減壓和抗痙攣等作用,對會陰部做過手術的患者應先檢查患者的切口是否存在硬結、紅腫和分泌物等現象,分娩后4~6天即可拆線,若切口出現感染現象,拆線應提前進行,對傷口進行處理和藥物更換。
1.2.5 產后乳房干預。大多數的新生兒都是使用母乳哺乳,因為母乳中的營養和免疫因子都是新生兒所需,它能促進新生嬰兒的生長和發育,一般情況下,產婦在分娩后的半個小時就可進行哺乳,但此時乳汁分泌較少,隨著嬰兒吸吮能力的增加,乳房分泌乳汁的含量變大,嬰兒的吸吮次數會在一個星期后迅速增加,基本上為0.5~2.5h一次,初次哺乳的時間一般在5min以內,當一個星期后哺乳時間會延長至25min,母親的拇指放在乳房上,另外四指托住乳房,防止乳房堵塞因而鼻孔出現窒息,哺乳完成后輕拍嬰兒背部2~3min,促進嬰兒胃內空氣的排除。
1.2.6 產后子宮及惡露干預。產婦在分娩后的2.5h容易出現子宮收縮不良的現象,當子宮收縮不良就會導致產后出血,所以產后幾天應對產婦進行定期的宮底高度手動測量,并記錄好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在每次測量前一首都會讓產婦排尿,然后通過觀察排出惡露的顏色、數量及氣味等因素來判斷子宮的收縮情況,當紅色惡露持續時間超過半個月時,應給產婦注射一定量的縮宮劑,當產婦出現感染現象時,應注射抗生素。
1.3 統計學處理。利用版本為1.30的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數據資料使用百分比來表示,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同時采取t檢驗的方式。當P<0.05時可以判定為有顯著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觀察組合對照組的并發癥情況,如表1所示。從產褥期并發癥的數量來看,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產褥期對產婦來說是全身系統的復原時期,因此產褥期的保健和護理對產婦的復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情緒、排尿、便秘、感染及并發癥這些都需要特別的注意。在產褥期并發癥的護理過程中,我院采取保健干預的治療的方法極為有效,觀察組的總計效率遠遠低于對照組,且患者在保健干預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極小。保健干預治療的方式對產褥期的婦女并發癥有極大的幫助,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 常麥娟,李彩霞,王靜.心理護理對產婦產褥期恢復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1)
[2] 韓秀玲,林亞梅,于清,劉凡梅,張秋梅.產褥期婦女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09,4(8):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