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分析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針對性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保證實現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目標。
方法:選擇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并總結護理措施。
結果:例均順利通過治療,無護理安全事故。
結論:醫護人員應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觀察,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藥物指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方面針對性安全措施,保證護理安全。
關鍵詞:糖尿病 老年患者 護理安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15-02
近年來,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逐年上升的趨。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多為中老年人,該病具有病程遷延,無特效療法,并發癥多,需要綜合控制的特點[1,2]其危害性對于生理功能不斷下降的老年患者影響更大,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病區的特殊群體,存在著越來越大的護理風險,如何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是當前嚴峻且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醫院根據患者安全目標,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意識。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60歲以上患者239例,其中90歲以上2例,80~89歲33例,70~79歲70例,60~69歲134例,女性119例,男性120例。
1.2 結果。239例均順利通過治療,無護理安全事故發生。
2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
2.1 病情觀察方向。
2.1.1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較嚴重的并發癥,許多新入院病人在家多長期臥床,可能已經發生皮膚破損、壓瘡,護士在接待新病人時,如不認真查看,與病人家屬交待,易引起護患糾紛。
2.1.2 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種臟器功能衰竭,對降糖藥的代謝也慢,飲食不能按照糖尿病飲食要求進餐,易發生低血糖昏迷,特別是在凌晨3~4點極易發生,夜班護士巡視病房時如不認真,可能誤認為病人在熟睡,易錯過最佳搶救期,更嚴重時,科直接導致死亡。
2.2 基礎護理方面
2.2.1 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膚菲薄彈性差,抵抗力下降,全身營養障礙,如果對病人的翻身、皮膚護理不到位極易發生壓瘡。
2.2.2 部分患者有活動能力障礙,皮膚感覺障礙,在使用熱水袋時易發生燙傷。
2.2.3 老年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如皮膚不能及時保持清潔,易合并多部位的感染。
2.3 專科護理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以更好的觀察病情,指導治療,但多半病人記憶力下降,經常忘記監測血糖時間,又對反復的血糖監測,血液檢查誤解,認為血越抽自身的血便月少,導致血糖漏測,以及監測時間不準確。
2.4 藥物治療方面。
2.4.1 老年糖尿病患者視力下降,自己注射胰島素時消毒范圍不夠,劑量不準確。停頓時間不足,導致藥物浪費,皮膚感染。
2.4.2 口服降糖藥,服藥時間不正確,甚至遺忘,使血糖難以控制。
2.4.3 老年糖尿病患者反應性差,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時不能及時發現。
2.5 健康教育方面。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對于老年人群尤甚,許多在老年期初查出糖尿病的病人,對糖尿病的疾病知識缺乏,對飲食運動治療等方面不知所措。
2.6 心理護理方面。糖尿病是慢性代謝性疾病,有些老年患者認為無法治愈,“老了,能吃就吃”,不想嚴格控制血糖,不能配合治療,也有一些老年患者對于糖尿病過多關注,焦慮。
3 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隱患的對策
3.1 病情觀察。
3.1.1 對于所有新入院病人應全面檢查全身皮膚情況,對于已發生壓瘡,皮膚破損的病人,護理人員應與家屬當面交待,并及時填寫壓瘡報告單至護理部,積極采取措施,減輕局部壓力,換藥以避免壓瘡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壓瘡的愈合。
3.1.2 要求夜間巡視時一定要每一小時到床邊巡視,看到病人有平穩的呼吸,五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必要時可摸脈搏,如遇異常情況及時血糖、匯報醫生,及時處理。
3.1.3 對重點病人,如病情危重、神智不清。有糾紛傾向的病人應加強巡視。
3.2 基礎護理。
3.2.1 對于老年病人皮膚菲薄,彈性差,營養障礙,長期臥床,感覺運動障礙的按Brand評分從感知,潮濕,活動能力,移動能力,營養,磨擦與剪切力等方面進行評分,填寫難免壓瘡評分表≤12分高位人群上報護理部,實行護理部—科護士長—護士長三級質控。
3.2.2 對于老年病人采取調節室溫,增加蓋被的方法,盡量避免使用熱水袋。
3.2.3 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三無、四短、六潔”護理,保持全身清潔,避免合并感染。
3.2.4 協助臥床病人翻身,叩背,促進痰液排出,防止發生墜積性肺炎。
3.2.5 對于有跌倒傾向的病人,我們從年齡,既往史,精神狀況,功能障礙,意識障礙,排泄障礙,藥物,插管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分≤6分,懸掛防跌倒標識與家屬簽訂《預防跌倒告知書》,并針對各病人的情況采取適宜的護理措施。
3.3 專科護理。向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監測血糖的重要性,并向其講解紅細胞的存活期,消除病人的誤解。對于記憶力下降的患者,我們采取用定時器的方法,提醒患者,以確保監測時間的準確性。
3.4 藥物治療。
3.4.1 向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指導病人正確的消毒范圍,劑量調整,注射后停留5~6秒再拔出針尖。對于視力下降的病人可以戴老花鏡,對于年紀大,自護能力差的病人在出院前教會病人家屬為病人注射胰島素。
3.4.2 加強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藥的宣教,告知患者各種藥物的作用,服藥時的注意事項,住院期間一日三次送藥到口,出院前在病人口服藥盒上注明服藥的時間。
3.4.3 用藥后,加強對患者用藥療效以及不良反應的觀察,多與病人溝通,及時發現不良反應。
3.5 健康教育。對于所有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除責任護士每天針對性的宣教以外,每周四下午固定由糖尿病專科護士進行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等方面的專題講解,以使病人更好的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配合治療,戰勝疾病。
3.6 心理護理。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應加強溝通,做好心理護理,特別是長期得不到家人陪伴,內心抑郁,有不良傾向的患者更應主動關心病人,在病人生日時,可由病區為患者過生日,讓其感受到溫暖。
4 小結
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危險因素,護理人員應主動發現,并針對原因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確保護理安全,以實現病人安全目標。
參考文獻
[1] 郭名富.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應臨場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0,5(1):96-97
[2] 呂俊剛,楊海德,賀延,等.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應的臨床分析.山西醫藥雜志,2009,38(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