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在臨床廣泛開展,需要護理人員密切的術前、術中、術后配合,認真做好術前、術后健康宣教,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關鍵詞:橈動脈 冠狀動脈 介入治療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98-01
自1989年由Campeau進行的首例經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992年由Ferdinand Kiemeneij在臨床上開展了第一例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TRI)。TRI術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動,無體位限制,并能縮短住院時間,局部并發癥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1],目前我院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病例中,90%以上均采用經橈動脈途徑。TRI介入治療的迅速發展,需要護理人員密切的術中配合和細致的術后護理觀察。
1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術前向患者介紹手術目的、大致過程、穿刺途徑和術后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消除緊張、焦慮,絕大多數患者樂于接受經橈動脈途徑檢查和治療。
1.2 手部血管條件的觀察。經橈動脈穿刺要求一是橈動脈粗直、彈性好,二是尺動脈功能好。所有病人術前行Allen試驗,陽性者方能行TRI術,必要時行橈動脈超聲檢查[2]。
1.3 術前常規準備。完善術前常規檢查,是否行碘過敏試驗并無一致規定,我科不常規行碘過敏試驗,僅對既往曾有對碘劑過敏病史的患者在準備好抗過敏藥物的情況下于術前用碘海醇或威視派克原液1ml靜脈推注行碘過敏試驗。根據醫囑備皮,進行必要的術前配合訓練,如:吸氣、屏氣、用力咳嗽,術前1日頓服阿斯匹林、波利維。術前排空大小便,左上肢留置靜脈套管針,攜帶病歷將病人送人導管室。
2 術中配合
2.1 患者取平臥位接好吸氧、監護、靜點0.9%生理鹽水,暴露術野皮膚。備好除顫儀、呼吸機、藥品(包括肝素鹽水、硝酸甘油、合貝爽、利多卡因、阿托品、阿拉明、地塞米松等)、物品。
2.2 穿刺側上臂外展45度,配合醫生局部皮膚消毒、鋪巾、局麻、行橈動脈穿刺、留置6F血管鞘,行冠狀動脈造影、PTCA或支架術。
2.3 觀察術中患者血壓、心律、心率、動脈壓力波形的變化,準確記錄,如有異常,提醒醫生,必要時停止手術。態度和藹,關心體貼,聽取患者主訴,詢問患者有無不適癥狀。囑患者均勻呼吸,精神放松。觀察靜脈輸液、造影劑、氧氣等管道通暢情況,手術超過1小時提醒醫生追加肝素1000U(或根據所測ACT數值追加肝素,維持ACT在250~350S之間)。對比劑超過300ml時提醒醫生。
2.4 并發癥的觀察。觀察有無手部腫脹、麻木、變紫,穿刺處局部出血、滲血,術后疼痛,橈動脈痙攣,橈動脈閉塞,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5 熟練操作各種監測儀器,及時準確為醫生提供專用器械,準確完成各種醫囑處理,靈活配合醫生處理突發事件,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3 常見并發癥
3.1 穿刺部位。①血腫形成;②末梢神經損傷引起的燒灼性神經痛綜合癥;③橈動脈急性閉塞,術后發生率約1%,與橈動脈細,穿刺點過度壓迫而致橈動脈血流中斷血栓形成有關[3],一般壓迫4-5小時。④橈動脈假性動脈瘤形成。
3.2 前臂血腫形成。由于導管前端通過肱動脈與橈動脈分叉部位穿孔所致。及時發現,盡早用彈力繃帶包扎前臂,多可使血腫得到控制并漸漸自行吸收,我科尚未有形成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病例。
3.3 橈動脈痙攣。由于穿刺時疼痛刺激、患者精神緊張引起,或導管通過時容易引起。環境安靜,避免患者精神緊張,局麻充分,盡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可采用硝酸甘油100-200ug緩慢注射,多數情況下可以使橈動脈痙攣解除。有時由于痙攣,鞘管不能拔出,可以用擴血管藥物后,等一段時間再拔除,切忌用暴力拔除。橈動脈痙攣重在預防,但對于初學者來說難以避免,提高穿刺技術及輕柔的操作是預防橈動脈痙攣最有效的方法[4]。
4 術后護理
4.1 穿刺部位護理。術后可立即拔除動脈鞘管,按壓止血后用紗布卷壓住穿刺點,或用專用橈動脈壓迫器止血。包扎2小時后可放松,術后6~8小時可拆除止血裝置,包扎期間注意觀察肢端血供和皮溫情況。
4.2 生活護理。術后病人不需嚴格臥床,注意腕關節不能活動,肘關節、肩關節可自由活動。指導患者飲水,以利造影劑排除。飲食予以低鹽低脂飲食,不可過飽,少食多餐。患者可下床活動、站立排尿或入廁。
4.3 心理護理。安慰患者,講解相關的醫療知識,根據患者年齡、職業、文化水平等差異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
4.4 病情觀察。術后持續24h心電、血壓監護,術后1小時內每10-15分鐘觀察一次,1小時后3小時內每20分鐘觀察1次,觀察局部有無出血、滲血、血腫及手部皮膚的顏色、溫度、活動情況。穿刺部位出血明顯應予以重新包扎,局部血腫或淤血者,可用50%硫酸鎂濕敷或理療。
4.5 健康教育。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激動;堅持服藥;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酒,控制體重、血壓;定期復查心電圖,血脂血糖;6~9個月后復查冠脈造影,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TRI術后不需絕對臥床,可以減輕因長期臥床而引起的全身不適癥狀。穿刺后止血容易,穿刺并發癥少,臥床時間縮短,舒適度增加,住院天數減少。護理人員要認真做好術前宣教,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馮毅,馬根山,沈成興,等.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1565例回顧性分析[J].現代醫學,2007,35(6):464-465
[2] 何玉輝,韓瑋,劉惠亮.經橈動脈介入診療的并發癥及對策[M]//劉惠亮,王發強.經橈動脈冠心病介入診療.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98-103
[3] 戴軍,姚民,喬樹賓,等.經右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3005例-操作失敗及并發癥原因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2006,19(3):175-177
[4] 高立建,陳紀林.橈動脈痙攣[M]//陳紀林.冠心病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防治.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