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將中醫辨證施護與優質護理相結合。
方法:通過開展創建活動,健全管理機制,結合患者病情實施辯證施護。
結果:中醫辯證施護切合了患者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信任及滿意。
結論:中醫辯證施護與優質護理服務相并舉的護理模式深化了優質服務內涵。
關鍵詞:辨證施護 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135-01
隨著物質及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病人在選擇醫院時不單純從專業水準來衡量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慮醫務人員對自己的態度,即自己是否被善待。而美國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也發現,護士怎樣照顧患者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健康[1]。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其本質為使人們生活得更健康。將中醫辨證施護運用到臨床護理服務中,體現了我院的中醫特色,并為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1 辨證施護的核心所在
辨證施護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收集患者有關疾病發生、發展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對比、推理、辨證得出所屬何病、何證,從而提出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這與優質護理服務過程為患者提供與病情相符的護理措施相一致。中醫護理包含“辨病護理”及“對癥護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指相同疾病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的證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證候在治療與護理方法上各異,不同疾病只要出現的證候相同,可選用同一護理與治療原則與措施[2]。
2 實施方法
2.1 結合醫院實際,開展創建活動。
2.1.1 強化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組織學習文件精神,動員護理人員熟悉、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目的及意義,使全科護士思想上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及建議,開展我為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做些什么的活動,以便更好地推進活動的開展。與科室主任、醫生充分溝通交流,使醫護人員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改變觀念,共同參與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
2.1.2 加強中醫專病辨證學習。參加護理部中醫專病學習及中醫基礎理論及技能的培訓,同時科內強化中醫護理常規、中醫護理用藥等培訓與考核,掌握中醫基本理論及專病護理,與辨證施護密不可分,是理論聯系實踐的具體體現。
2.1.3 明確優質服務宗旨。建立以關愛生命,以人為本服務理念,建立3H服務模式:即Hotel式禮儀服務使病人感到親切與尊重;Hospital式規范化專業護理讓病人感到放心與安全;Home式護理服務讓病人感到家庭式的溫馨。
2.2 結合科室實際,健全管理機制。
2.2.1 規范優質護理質量標準。修訂與完善護理管理制度與服務流程、護理人員崗位職責、質量考核制度等,重點制定和細化基礎護理質量考評標服務質量考核標準,并將中醫護理體現在質量考核中,鼓勵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辨證施護。
2.2.2 探索護士能級管理。由責任護士負責保管病人的分工模式;以工作量為基礎依據崗位職責、病人的病情程度及專業技術等,實施12小時交接班的彈性排班制。依據護士的職稱、專科水平和能力分層使用護士,設定Ⅰ~Ⅲ級人員責任管理模式,組長負責分管相對危重病人的病人,指導低年資護士實施辨證施護。
2.3 結合患者病情,實施辨證施護。
2.3.1 評估患者。對入院患者運用四診方法進行評估,以便掌握病人資料及信息,通過評估掌握病人病情及存在的護理間題,運用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辨證施護書寫護理記錄,落實護理措施效果評價。
2.3.2 因人因時因地施護。評估每一患者的疾病特性,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確定保健養生及用藥為因時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為因人護理;根據地理環境與生活習慣特點,確定臨床護理的原則為因地制宜[2]。通過因人因時因地的辨證分析,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及康復指導。
2.3.3 急則護其標、緩則護其本。運用中醫辨證理論及時準確地發現病情變化,并通過觀察分析各種危象出現的征兆,掌握疾病發展變化的規律,抓住有利時機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當病人標證可能危及生命時,護理應緊急配合搶救以解除危急癥狀,待病情穩定后再處理本證。在病勢緩和的情況下,則應將重點放在護本上,消其病因,以為患者提供與病情相符的護理措施。
2.3.4 異病同護、同病異護。中醫護病不著眼于病的異同,而著眼于證的區別。如感冒有風寒、風熱感冒,在護理上也有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的區別。異病同護是指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疾病應該用不同的護理方法,但有時不同的疾病也能采取相同的護理方法,如久痢脫肛、子宮脫垂同屬中氣下陷,可用升提中氣的護理方法,如用黃芪、黨參燉雞湯服用,注意休息,避免負重,局部用五倍子、白礬煎水薰洗以促使回縮,或針灸百會、關元等穴位以補益中氣[3]。
2.3.5 暢情志、調心理。中醫的七種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各種刺激的生理反應。精神正常則陰平陽秘,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而當情志異常時,容易導致內傷,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運行紊亂,五臟功能失常,如思傷脾,怒傷肝,喜傷心,悲憂傷肺,驚恐傷腎[4]。中醫情志護理把維持情緒的“中”、“平”、“和”狀態作為護理關鍵所在[5]。在護理服務過程中,護士與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實施心理疏導使其調暢情志。
3 體會
隨著醫療市場需求的變化,醫療服務要求由技術競爭向服務競爭轉變。深入研究患者的潛在需求,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推行人性化服務理念,減少護患沖突行之有效的新型護理管理模式。中醫辨證施護切合患者預防、保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需求,對服務對象身心全方面的護理,踐行了辨證施護的重要思想,突出中醫特點,并有利于提升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和滿意。使優質服務護理內涵更豐富,也利于推動了護理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秀明,陳潔.從培養高級護理人才角度談優質護理服務[J].中國醫院,2011,4:5-7
[2] 丁富平.中醫護理學科體系的形成、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D].廣州中醫藥大學,2009
[3] 汪乃芬.運用中醫理念指導臨床護理實踐[A].全國中醫、中西醫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8
[4] 張改花.淺談七情致病的病機與護理體會.山西中醫[J],2007,23(2):74-75
[5] 陶瑩,姜安麗.中醫護理傳承的文化生態學基礎初探.護士進修雜志[J],2011,26(20):1840-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