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影響兒童預防接種質量的相關因素,并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認為嚴格疫苗的運輸與保存、改善接種環境、對兒童家長進行相關知識宣傳、開展健康教育、規范預防接種操作規程是提高兒童預防接種質量的關鍵。
關鍵詞:預防接種 影響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240-01
預防接種是利用人工制備的抗原或抗體通過適宜的途徑進入機體,使機體獲得對某種傳染病的特異免疫力,以提高個體或群體的免疫水平,從而預防和控制針對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疫苗接種是控制和減少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簡單、科學的措施,接種對象大多數為兒童,具有工作量大、持續時間長、程序繁瑣、環環相扣的特點,隨著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疫苗種類不斷增多,疫苗覆蓋率逐漸增高,出現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加大。確保預防接種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此,本文將影響兒童預防接種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探討相應對策。
1 影響兒童預防接種質量的可能的因素
1.1 疫苗運輸、儲存條件。目前,國內用于預防接種的疫苗按性狀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按使用方法分為口服疫苗和注射疫苗。有的需要冷藏保存,有的需要冷凍保存,疫苗從出廠到給兒童進行注射,中間要經過廠家→經銷商→省CDC→市CDC→縣區CDC→接種單位→接種對象等環節,如果在運輸途中或保存過程中溫度過高、過低或暴露時間過長,不僅會降低疫苗的免疫原性,影響接種質量,還會增加不良反應等的發生率,給接種對象造成不應有的傷害。
1.2 接種環境(場所)。接種門診每周接種日如果不足3天,接種對象大量聚集在不太寬敞的場所內,再加上陪同人員多,一個孩子至少2人甚至3-4人陪護,接種場所有限,接種對象大多為嬰幼兒,無法取得他們的配合,現場吵鬧聲不絕于耳,況且一個孩子哭鬧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吵雜局面,使接種室內空氣污染,易出現交叉感染。接種人員受到長時間噪聲刺激,引起思想緊張、情緒煩躁,易造成接種差錯,或者接種部位出現偏差,接種劑量不準等不安全隱患。
1.3 兒童監護人醫學知識和防病意識缺乏。當前使用的一類和二類疫苗加起來有20余種,每種疫苗的起始月齡、免疫劑次和與其它疫苗間隔的時間都有嚴格要求,接種程序繁瑣,彼此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許多家長對接種程序了解不夠,乙肝第2針、第3針遲種現象較多,A群流腦第2次漏種較多,尤其是孩子稍大些就放松了疫苗的及時接種,如4歲加強糖丸、6歲接種流腦疫苗和白破二聯疫苗接種率偏低。疫苗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家長往往了解甚少,遇到情況驚慌失措,出現一次反應,下次就有可能拒絕接種同一種疫苗。有的家長文化程度低,經濟條件有限,對預防接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尤其是流動兒童,往往是打一針換一個地方接種信息記錄不全,接種程序缺乏連續性,時有遲種、漏種現象發生,影響了整體預防接種質量和有效免疫屏障的建立。
2 提高疫苗接種質量的有效策略
2.1 嚴格疫苗儲存、運輸,實現全程冷鏈。疫苗的質量是實施安全有效接種的關鍵,疫苗質量不好,接種后將會帶來嚴重后果。疫苗是生物制品,“出身嬌貴”,需要“百般呵護”,要求其從生產、運輸、儲存、使用整個過程冷鏈系統完整,才能保證疫苗效價,也是提高兒童預防接種質量的關鍵所在。免疫規劃的規范化管理,讓不合格疫苗無藏身之地,省、市、縣建立起了冷庫,鄉村一級有冰箱,實現冷鏈全覆蓋。
2.2 改善接種環境,提高服務效能。縮短服務周期,延長服務時間,每周設立3天以上門診日,對轄區內的兒童合理安排接種日程。設立候診室(區),與注射室間隔開,以減少連鎖反應的發生。每個兒童只允許一名家長進入注射室,避免發生擁擠現象。針對兒童對白大褂的恐懼,操作者穿淺粉色或淺藍色工作服,更具親和力和親切感,面帶微笑地為兒童注射,可以提高預防接種效果。
2.3 開展健康教育,增強防病意識。預防接種門診根據管轄區域人口出生情況,每周安排1-2天時間辦理接種證,利用這個機會,開展“媽媽課堂”,舉行健康教育講座,為兒童家長詳細講解兒童預防接種程序,疫苗種類、適宜人群,預防哪些疾病,有何禁忌癥,接種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常規處理措施,接種前后注意事項等,免疫規劃人員與家長面對面交流,耐心解答他(她)們的提問,取得家長的信任,留下彼此的聯系方式,有問題隨時咨詢,通過溝通交流,提高了兒童預防接種率,減少糾紛和投訴,保證預防接種質量。
2.4 規范接種操作,避免差錯事故。
2.4.1 接種前,做好預檢登記,仔細詢問兒童健康狀況,篩查出不適宜接種者,體溫≥37.5℃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應暫緩接種,以減少偶合反應的發生。仔細核對接種卡、證、冊(已經實現信息化的要對照信息系統),做到三對照。由于流動人口的特殊性,時常有異地接種現象,一定要詢問家長既往免疫史,并做好記錄,以便查證。
2.4.2 接種室應備齊搶救設備和藥品,接種后觀察30分鐘方可離開,避免發生意外,向家長交代接種后的注意事項,如接種后勤觀察,多喝水,三日內不要洗澡,出現發熱時要及時量體溫,超過38.5℃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3 討論
預防接種是防控疾病的基礎,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中國政府歷來重視兒童免疫規劃工作,從2008年9月1日起,擴大免疫規劃疫苗(即免費疫苗)已增至11種,甲肝、乙腦、流腦等疫苗都可以免費接種。預防接種從業者也就是醫護工作者,更應該加強責任心和使命感,抱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嚴格疫苗接種規范,確保接種質量,為人民群眾健康打好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閻慧中.現代護理質量與質量監控[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143
[2] 陶黎納,胡家瑜,鄭英杰.上海市2006年預防接種安全性分析.疫苗與免疫,2008.14(4).297-303
[3] 吳建萍.護理健康教育與全面質量管理.中外醫療,2008.27(28)141-142
[4] 覃麟,蘇維,朱蘊峰,等.醫患關系視角下的醫院管理.現代預防醫學,2009.36(5).87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