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旨在提高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診斷以及治療水平,通過回顧曾經接收過的86例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探討了其臨床病理學特征。研究結果顯示,本病可以采用切除治療,但是術后復發率很高,且該病生存率低。因此,要提高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治療效果主要依靠早起診斷,在腫瘤較小時候采用無瘤技術對其進行根治。
關鍵詞:消化道 平滑肌肉瘤 診斷 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66-01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介紹。采用本醫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其中包括胃部25例,大腸23例,小腸35例,另外還有6例為食管。86例中女性38例,男性48例。
1.2 病理診斷。86例患者在手術后均得到了明確的病理診斷結果,但是大多數在手術前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病理診斷。其中小腸、結腸、胃以及食管患者手術中均為進行冰凍切片檢測。直腸腫瘤患者共17例,8人接收術中冰凍切片檢測,診斷后進行Miles手術者為4例。
1.3 X-rays鋇餐透視及灌腸造影檢查。檢查中發現,消化道平滑肌瘤缺乏特異性象征,大部分都是表現為消化道外壓異常,但是粘膜并無明顯變化。用此法診斷為外壓腸胃管腫瘤者共67例,19例為誤診。
2 結果觀察
3 討論
3.1 發病情況。因為消化管幾乎擁有全部的豐富平滑肌組織,因此平滑肌肉瘤以消化管最為常見,經過業內一些報告顯示其發病率大概在0.5%~1%左右,因為其診斷時候困難較大,因此沒有精確的發病率,但是普遍認為其發病率不高。
該病大多在平滑肌豐富的胃部最為常見,根據部位的不同其良惡性均有所不同。發生于食管的惡性報道極為少見,但是隨著部位越接近于消化道末端,其惡性比例越來越大。
3.2 臨床表現及診斷。診斷為惡性的平滑肌腫瘤是與其發病的病程長短、生長部位以及生長類型密切相關的。例如:食管部位的平滑肌腫瘤早期通常表現出吞咽困難;胃部的平滑肌瘤早期導致胃部疼痛、腫塊等;位于小腸的患者在早期缺乏臨床特異性表現,表現出絞痛以及腹部陣痛時通常已經達到中晚期,此時會伴隨大量出血;生長于大腸部位的平滑肌瘤患者多表現為腹瀉或者便秘等消化道刺激癥狀。
綜上所述,無論生長在何部位,其早期癥狀都是與生長部位以及生長方式相關的。國內學者將其分為腔外型、腔內型、混合型以及壁間型。其中,腔外型主要表現為腹痛、腹部腫塊。腔內型多表現為梗阻以及出血。由于腫瘤可以生長在任何部位,不同部位的臨床表現均不相同,因此該病的臨床診斷非常困難,漏診、誤診率相對較高。在觀察的86例患者中,胃部患者25例中共有9例誤診為胃癌等其他疾病;小腸35例中誤診為17例;大腸23例中12例誤診;食管患者3例中有1例沒有獲得明確診斷。由此可見,本病的手術前確診率確實很低,但是若在術前輔助以下檢查則有助于術前的確診情況。
第一,內窺鏡檢查:對于胃部、食道以及大腸均可采用此法。主要表現為外壓性異常,粘膜充血、水腫以及潰瘍等等。但是平滑肌瘤的潰瘍主要為臍孔狀,由于局部缺血導致周圍粘膜變化不大,這與癌癥所導致的粘膜僵硬是有很大不同的。
第二,X射線檢查:該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食道平滑肌瘤患者的檢查工作。首先吞咽鋇餐,觀察可見邊界較為光滑的為外壓性占位。對于其他部位腫瘤的診斷價值是3生長類型密切相關的。腔外生長患者的粘膜多無明顯破損,可以通過外壓性表現來進行確診;腔內生長者的粘膜通常受損,且形成潰瘍,這時容易與上皮腫瘤表現混淆,尤其是小腸部位采用鋇餐陽性率更低。
第三,超聲波和CT檢查:使用該方法可以確定消化道平滑肌腫瘤的具體生長部位以及其與周圍組織的具體關系所在,對于該病的實際確診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是該方法缺乏組織來源角度的價值,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近年來腔內超聲波的應用,可以對消化管內的不同層次進行影像呈現,因此對于確診具有較大幫助。
3.3 治療。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治療主要采用手術,其發病部位往往局限于一個相同部位,因此多是采用血液轉移。鑒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此種特性,在手術治療的時候不必要做大范圍切除,主要盡量保障腫瘤全部切除即可。但是如果腫瘤過大,尤其當與主要神經及血管產生浸潤的時候,即使不能全部進行切除也應該盡量切除腫瘤,這樣對于手術的綜合治療效果最為有益,例如進行囊內切除等等。本文研究的86例資料顯示,該病的切除率比較高,各個部位的切除率幾乎相同,總切除率達到86%。
對于本病,化療以及放療并不敏感,但是由于治療腫瘤的藥物不斷研發,在觀察病例中,對有三例小腸腫瘤以及4例大腸腫瘤采用了手術后的化療輔助,但是僅有1例生存5年以上,對于其他患者來說都沒有顯著增加療效。
通過對該病的臨床觀察研究發現,局部發生是消化道平滑肌瘤生物學特征,即使在手術中嚴格采用了無瘤技術,但仍然無法避免該病的復發甚至多次復發。在86例患者中大腸、小腸、胃部中就有9例、5例均復發,其中大腸、小腸分別有4例、3例復發達到三次以上。雖然復發的病例可以繼續進行手術切除,甚至進行多次切除,例如有一例小腸平滑肌腫瘤患者進行了4次切除手術,最后由于外傷原因死亡。另外有一例診斷為高分化的平滑肌瘤,進行了6次切除手術。對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發病率,查閱國外相關文獻,其復發率高達86%,同樣也是采用了多次手術切除。
參考文獻
[1] 寧浩勇,虞積耀.WHO腫瘤國際組織學新分類.診斷病理學雜志社出版,2010
[2] 張仁虎.胃腸道平滑肌瘤急癥并發癥臨床報告.海南醫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