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碘作為人體神經系統正常發育不可或缺的必需微量元素,同時也是兒童成長發育和成熟所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一旦缺乏對嬰幼兒智力發育有著嚴重影響,一旦造成傷害既是不可逆的,因此有效預防碘缺乏病對優生優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碘缺乏病 預防 優生優育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46-02
碘有著智力元素之稱,一旦人體攝入不足,則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會引起機體的一系列障礙,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呆小癥等這些障礙的總稱碘缺乏病[1]。本病對甲狀腺機能的影響并不是最大的危害,其最大影響是對腦部發育的不同程度的影響,以及對智力的潛在影響。因此有效預防碘缺乏病對優生優育以及提高我國人口素質有著重要意義。
1 人體獲得碘的途徑
碘只有成為離子形態下才能在人體的胃腸道內吸收。碘元素在自然界中多數為化合物的形態,而這些化合物大多可以溶解于水中[2]。因此如果一個地區的水質以及土壤中碘元素充足,人們則可以通過當地所產的動植物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碘元素,反之如果水質中以及土壤中碘元素不足人們則很難依靠正常的飲食和飲水來獲取充足的碘元素。而這種碘元素的攝入不足就會導致碘缺乏病的出現。所以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還是從碘獲得途徑著手讓人體每日攝入機體所必需的碘。我國采用的則是碘鹽政策[3]。
2 人體缺碘的危害
①地方性甲狀腺腫[4]:本病在缺碘地區出現且發病人群無年齡和性別差異。本病成因為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腦垂體加強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刺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由于長期亢奮甲狀腺細胞開始增生和肥大,最終形成甲狀腺腫。②呆小癥:主要是由于母體在胎兒和嬰幼兒哺乳期嚴重缺碘對大腦發育造成的影響。醫學界普遍認為人腦在形成時有兩個重要的發育和分化旺盛期,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時期,這個時期一般被稱作腦發育臨界期,兩個時期分別為懷孕后三個月前后,這時期是神經母細胞增殖分化的重要時期,另一個便是出生前三個月到出生后兩歲期間。如第一期母體缺碘會引起胎兒甲狀腺激素供應不足,阻礙腦神經細胞的分化和發育,因此對智力的影響屬于神經型克汀病;而另一階段,母體或是嬰幼兒自身碘攝入量不足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主要表現為粘液水腫型克汀病。而更為嚴重的是母體整個孕育過程中都缺碘,這樣會出現混合型克汀病,以傻、啞、聾、小癱。③此外成年人缺碘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使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孕婦則還可引起早產、死胎、畸形等,對新生兒存活率和健康都影響較大。
3 碘缺乏病的預防
首先,我國為了預防碘缺乏病主要通過使用加碘鹽,通過在食鹽的加工生產過程中加入1∶20000—1∶50000比例的碘化鉀。而我國主要產鹽地所產食鹽中所含碘不是未達標,就是含碘量參差不齊無法全部滿足成年人每日所需碘的正常量,因此國務院為了在2000年前實現徹底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制定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5]。以確保全國人民吃上放心的加碘鹽,同時防止未加碘的食鹽進入市場,按照條例規定,食鹽的批發業務由鹽業分公司統一經營管理,所有經營食鹽零售業務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從當地的鹽業公司的正規批發渠道購買加碘鹽,碘鹽供應困難的地區為防止碘缺乏病的發生可以口服碘油。其次,補碘還應注意合理飲食,含碘最高的食物有兩類,一類為海產品,另一類則是陸地食品。含碘量高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鮮帶魚、蚶干、干貝、淡菜、海參、海蜇、龍蝦等,其中海帶含碘量最高。陸地食品則以蛋、奶含碘量最高,其次為肉類,淡水魚。最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食物中獲得的碘量也越來越高,因此,平時在食用加碘鹽時應注意量的控制,以防止過多的攝入碘元素造成其他疾病,尤其是水質和土壤中含碘較多地區更應注意。
4 碘缺乏病與優生優育
缺碘作為嚴重性公共衛生問題,對下一代的正常發育有著深遠的影響,也事關民族素質和社會進步的提高,因此優生優育的重要控制環節之一就是對碘缺乏病的預防和控制。通過我國基層醫務工作者在實踐中取得的成功經驗來看在基層因地制宜的開展孕產婦保健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孕產婦對保健知識和優生優育知識的知曉率。妊娠、哺乳,嬰兒時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應讓每對計劃懷孕或已懷孕的夫婦了解碘的作用,在懷孕早期就要重視和注意補碘的問題。在孕期科學地補碘,確保胎兒身體與智力的同步發育。孕婦在做產檢時每升尿液中碘含量低于100微克時,則需要加大碘攝入量,同時補充劑量因遵醫囑以避免過多的攝入造成副作用的產生。在預防關鍵期(如腦發育臨界期)前應開始提前進行補碘,才能有效預防。孕婦每日碘攝入量應為175微克,嬰兒根據情況在10~50微克之間。
5 其他注意事項
由于通過食用加碘鹽時補碘的最好載體,同時它還具有安全、經濟、方便、有效、持久的特點,對于領土廣,人口多的我國最為適合,但是碘鹽在購買、食用以及保存上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購買正規商家販賣的印有碘鹽標志包裝的精制鹽;其次,妥善保管,盛鹽容器應避免陽光直射,同時避免在潮濕和高溫處存放,并不宜長期存放。因為碘元素以升華所以在空氣中暴露越久流失越多;最后,烹飪時不宜過早放入加碘鹽,防止加熱食物產生的高溫使碘元素流失。
6 結語
由于碘缺乏病對嬰幼兒在腦發育方面造成的障礙,一旦發生即不可逆,因此對于本病預防既是最好的治療手段,只有避免嬰幼兒和胎兒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出現缺碘情況才能防止本病的發生,而一個健康的寶寶從小說關系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大說對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興亡有著重大關系。
參考文獻
[1] 朱素春.碘缺乏病的預防和優生優育[J].當代醫學,2011,17(32):162-163
[2] 徐衛民,葉真.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的研究進展[J].浙江預防醫學,2009,(12):65-67
[3] 郭勇勇,周裕林,霍霞.先天畸形和自然流產與環境危險因素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01):107-109
[4] 陳玲,張萬標,鄭日真,茹立,吳德仁,沈智勇.沿海居民碘鹽選擇意愿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J].華南預防醫學,2011,37(01):77-78
[5] 溫遠元.高合格碘鹽食用率地區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J].職業與健康,2007,(05):38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