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9-0003-02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腦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認知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本文從實驗方面研究電針腎俞、膈俞、百會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行為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主要儀器。JGD-50B型雙極電凝儀;DIONEX-AAA型氨基酸自動分析儀;TGL-16G冷凍離心機。
1.2 動物模型的制備及分組。選用青年健康雄性SD大鼠(2~3月齡,體重200~250g)90只,由貴陽醫學院動物實驗室提供。隨機抽取10只大鼠作空白對照組(假手術組),其余80只制造缺血模型。動物模型采用國際公認的四血管阻斷法(4-VO)[1],將模型制作存活大鼠40只隨機分為電針組10只,尼莫通組10只,電針加尼莫通組10只,模型組10只。假手術組手術僅暴露4條血管,不發生腦缺血,常規飼養。
1.3 治療方法。術后10天,刀口完全愈合,飲食正常,無肢體殘疾,體重恢復后開始分別給予電針、尼莫通及電針加尼莫通治療,假手術組和模型組同等條件下飼養,未予任何治療。
1.3.1 電針組。以30號1寸不銹鋼針于大鼠頭部的“百會”、“膈俞”斜刺,“腎俞”直刺,刺入0.5寸,然后連接電針儀,采用連續波,電流強度以大鼠安靜耐受為度(約2.0mA),頻率150Hz,留針20min,1次/日,連續治療15日。
1.3.2 尼莫通組。大鼠給予尼莫通12mg/kg(將10片共300mg尼莫通先用少量的吐溫80混懸,再加蒸餾水至500ml,即為0.6mg/ml的尼莫通混懸液),按20ml/kg體重灌胃,每日1次,連續15天。
1.3.3 針藥結合組。即電針與尼莫通結合,連續治療15天。
1.4 學習記憶行為測試。采用“morris水迷宮”[2]學習記憶行為測試:水迷宮由直徑130cm、高50cm水池組成,水深41cm,水溫22~26℃,在水池壁標明4個入水點,由此將水池等分為4個象限,任選一象限正中放置一個平臺,沒于水下1cm,水面覆蓋塑料泡沫。電針、尼莫通、電針和尼莫通治療結束后,開始水迷宮檢測,水迷宮試驗程序包括:①定位航行試驗:歷時6天,每天上下午各4次,將受試大鼠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由E、S、W、N四個入水點順序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記錄2min內尋找平臺的時間(逃避潛伏期escape latency),如果大鼠在2min內找到平臺,記錄其實際逃避潛伏期;如果在2min仍未找到平臺,由實驗者將其引上平臺并停留10s,逃避潛伏期記錄為2min;②空間探索試驗:定位航行試驗結束后撤除平臺,然后任選一相同入水點將大鼠放入水中,測其2min內跨原平臺及其余三個象限相應平臺位置的次數。
1.5 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各項指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
2 結果
4-VO造模前各組大鼠的平均逃避潛伏期及跨越原平臺位置的次數無差異(P>0.05),表明造模前大鼠未出現學習記憶障礙。造模后的模型組、電針組、尼莫通組、針藥結合組平均逃避潛伏期及跨越原平臺位置的次數與假手術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但造模后的模型組、電針組、尼莫通組、針藥結合組四組兩兩比較無差異(P>0.05),表明大鼠在造模后學習記憶能力發生嚴重障礙,且四組的學習記憶能力障礙程度無差異。治療后的電針組、尼莫通組、針藥結合組平均逃避潛伏期及跨越原平臺位置的次數明顯短于模型組(P<0.01),與假手術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電針組、尼莫通組、針藥結合組兩兩比較亦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模型組大鼠學習獲取能力較差,電針、尼莫通、針藥結合則改善了模型大鼠的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且改善程度無明顯差異(見表1、表2)。治療后模型組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與另外三個象限的跨越次數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模型組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發生障礙;假手術組、電針組、尼莫通組、針藥結合組四組大鼠在原平臺象限跨越相應平臺次數明顯多于其余三個象限(P<0.01),表明電針、尼莫通、針藥結合則改善了模型大鼠的學習鞏固和再現能力,且改善程度無明顯差異(見表3)。
3 討論
VD屬于祖國醫學“遺忘”、“健忘”、“善忘”、“呆病”、“文癡”范疇[2]。古代文獻中有關呆病的記載最早見于先秦時期,漢代《華佗神醫外傳》首次提出癡呆病名。
VD的病因病機主要在兩個方面:腎虛髓海不足、瘀血內阻。①腎虛髓海不足:《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只有腦髓充足,腦神得養,才能發揮其正常功能。髓之不存,神將焉附?如果腦髓消減,則腦神失養,無以主思維記憶感覺之能,從而表現為智能障礙。②瘀血內阻:神明之用不能脫離血液而存在。血液充盈且血行正常,則神志活動正常而精神充沛、思想敏銳、反應靈活,若血液衰少,血行遲緩,形成瘀血,隨氣機升降,可到達人體的各個部位。瘀阻心腦則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甚則精神恍惚、反應遲鈍,神昏譫語。因此VD的主要病機為:腎虛瘀阻。
針對VD的主要病機,本實驗電針腎俞、膈俞、百會以補腎填髓、活血化瘀,結果表明電針腎俞、膈俞、百會能有效地改善VD大鼠的學習記憶行為能力,與尼莫通有同等的療效,且電針簡便廉驗,無副作用,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健民,賈健平.大鼠腦反復缺血致不可逆性學習記憶障礙的研究.心理學報,1995,27(1):69-71
[2] 賴新生,王黎,江雪華,等.電針對實驗性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及SOD和MDA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0,8:497
[3] 田元祥、趙建新、曹剛.電針腎俞、隔俞、百會穴對擬血管性癡呆小鼠海馬組織乙酰膽堿酯酶活力的影響[J].2000,1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