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微博熱傳的俄羅斯大學生用燈光打造3D魔幻大樓的視頻嗎?利用不同色彩的燈光和不同角度的投影,給人們造成視覺誤差,帶來極具震撼的立體效果,還有《盜夢空間》、《阿凡達》、《變形金剛》……這些帶給人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的電影,都跟接下來要說的AR技術和虛擬影像有著緊密的聯系。
什么是AR?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奇瑞展臺使用了AR技術,主持人手中明明是一張紙片,投影在大屏幕上的卻是汽車產品的3D動畫演示和視頻。“這是AR技術最簡單的一種展示形式,叫做‘圖卡識別式’,”專注于汽車虛擬影像服務的BITONE公司總經理蕭立曄先生說,“AR技術其實是一種影像疊加,如果一張名片用電腦掃描并用AR軟件識別的話,也可以疊加出任何圖形,甚至是視頻。”
AR是一種增強現實功能的技術,它將虛擬影像疊加到現實場景,彌補現實環境的不足,并增加更具創意的視覺內容。蕭立曄稱,AR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起初用在軍事和醫學上,隨著汽車企業對溝通平臺的不斷嘗新,它將在汽車營銷領域發揮巨大作用。
除了奇瑞使用的“圖卡識別”形式外,AR還有兩種常見的使用形式,一種是電腦定位式(或環境定位),即無需做視頻,而是根據現場攝像頭拍攝的位置生成圖像。另外一種是全息投影膜式,它需要借助一種透明的膜,攝像機將影像打到地面,再反射到膜上成像。“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有好的創意支撐,”蕭立曄說,“需要正確理解產品和品牌本身,并對汽車行業有深刻的了解和經驗積累,才能做出好的AR效果。”
“虛擬”為汽車帶來什么?
蕭立曄認為,基于AR技術產生的虛擬影像和虛擬體驗式營銷將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營銷的新形式。因為汽車可見性能僅僅占20%,80%的性能是從外觀上看不到的,只有借助虛擬影像技術才能夠準確表現,這種技術可以迅速引起關注并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好感。第七代凱美瑞和一汽馬自達睿翼上市發布會就使用了虛擬影像的展示形式,現場媒體反映強烈,并借助互聯網的傳播、擴散,迅速占據互聯網的討論熱榜,成為“病毒性”事件。
除了大型展示之外,虛擬影像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模擬產品在各種環境下的狀況。例如:借助虛擬影像,可以實現TVC拍攝或者App演示中的汽車換色、增減配置等,還能模擬危險道路和極端環境駕駛、碰撞測試等“非正常環境下”的實驗。“虛擬影像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數據圖庫,在企業需要時進行查找替換,并且理論上虛擬影像汽車可以無限次修改,而實拍不可能做到”,蕭立曄說,“例如:企業在拍攝宣傳片時,怎么讓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變換顏色,怎么看到汽車內部構造的運作流程,又怎么能多角度拍攝到汽車行駛的狀態?借助虛擬影像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簡單說,虛擬能讓汽車‘變形’。”
虛擬影像不僅可以帶給消費者虛擬的體驗,還能改變消費者的購車習慣,甚至減少消費者購車的決策時間。4S店銷售人員可以借助虛擬影像技術讓消費者看到沒有出現在店內的汽車,看到“解剖”后的汽車結構,看到汽車行駛中的運作情況,還能看到不同類汽車產品在危險路況下的緊急應對等,“這種虛擬體驗能夠迅速找到消費者最感興趣的信息,幫助消費者實現全程式的汽車服務,進而縮短消費者的購車決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