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舉辦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屆,這屆北京車展帶來的訊息喜憂參半。一方面,“美女”而非“香車”占住了眾多媒體版面的事實透露出,中國汽車市場并未如人們所期待的“重振”。2011年來自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銷量增幅只有2.45%,一改2010年大幅增長的局面——業(yè)內普遍認為,以2011年為界,中國汽車市場正式告別高增長時代,進入“微增長”時代。
然而,盡管如此,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車市場這一事實已經形成。就在今年第一季度,寶馬在中國銷量大增37%,超過美國,成為寶馬的最大市場;汽車制造商大眾預測,今年全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將增長5%至10%,達到1300萬輛。“到2020年,中國市場的規(guī)模將達到3000萬輛,它將成為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市場。”咨詢公司J.D.Power總裁芬巴·奧尼爾表示。面對中國市場情況的變化,尤其是中國市場在其全球戰(zhàn)略中的比重變化,許多車企開始調整自己的營銷訴求,或修正先前定位上的偏差,或進一步注入新的品牌內涵,或重新提升整體形象,來更好地迎合這一市場消費者的需求,而對于很多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車企來說,中國市場則是一個嶄新的命題。
同時,中國逐漸壯大的中產階級是車企的主力消費人群,隨著中國媒介環(huán)境的轉變,其媒介消費習慣也已經不同往日。
如何通過新興的媒介渠道和這些人進行溝通,是車企營銷的一個新課題,而借助新技術最大幅度提升營銷的投資回報比,在市場緩慢增長的今天,更具現實意義。
集體變“訴”
“寶馬在嘗試通過最中國化的方式,來告訴中國消費者真正的寶馬是什么?!睂汃R集團大中華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史登科如是說道。2010年,寶馬在全球啟動“JOY”品牌運動,其中在中國市場,寶馬針對本土文化推出了“BMW之悅”運動,從原先的“純粹駕駛樂趣”口號中對車體技術的強調轉向對文化、個性的強調,之后“悅”成為寶馬在中國系列營銷動作的核心,包括BMW 5系上市時的“夢想之悅”,7系的“巔峰之悅”以及BMW 3系的“時尚之悅”,還有今年圍繞倫敦奧運會推出的“為悅,全力以赴”的奧林匹克計劃等。溫和優(yōu)雅、作為寶馬本土化努力之一的“悅”訴求正在反轉寶馬前幾年由于車主規(guī)模爆發(fā)性增長、品牌口號中對車體性能的偏向性表達而引發(fā)的新聞輿論中的負面品牌形象。
從2010年開始,奧迪將品牌策略從打造“最具價值”的品牌升級為打造“最具進取魅力”品牌,同時在營銷策略上注重對文化、情感方面的投入,從第四屆“夏季音樂周”到與孟京輝導演合作音樂劇《初戀》,再到“心動中國”大型城市文化互動體驗項目等,奧迪對文化、情感上的投入明顯增多,“我們是從2009年年末的時候開始思考如何打造更具進取魅力的品牌形象,最近兩年來,大家看到奧迪在品牌推廣方面和以前有了一些明顯的變化,更加重視感性層面的溝通,”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yè)部執(zhí)行副總經理張曉軍表示,“‘進取’作為核心價值,和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非常契合”。
隨著全新品牌口號“New Thinking,New Possibilities”的推出,北京現代也從注重“現代速度”全面轉向對“現代品質”的追求,從產品到營銷手法上進行一系列的變革;再戰(zhàn)中國的韓國雙龍和菲亞特,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及品牌自身的優(yōu)勢,重新在產品、渠道及營銷策略上進行重新調整。
“維新”之道
當微博營銷風生水起的時候,凱迪拉克已經將觸手伸到了“微電影”領域。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fā)》堪稱中國首部“微”電影巨制,并迅速取得成功,嘗到甜頭的凱迪拉克隨即推出微電影Ⅱ《66號公路》,再度刷新觀影奇跡。隨后,MG名爵、日產、一汽馬自達等也相繼推出微電影。
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使移動營銷有了新的模式,App即是其中的一種?!按蟊娮栽臁笔谴蟊娖嚮赪eb2.0環(huán)境打造的大型網絡互動社區(qū),并同步開發(fā)了App,用戶通過移動客戶端登陸,可以自主設計汽車并通過分享功能與好友互動,從而實現企業(yè)與用戶、用戶與企業(yè)等多向溝通。奔馳、寶馬、沃爾沃、起亞、福特等也紛紛推出App,并安裝在4S店里的智能手機上,從終端實現營銷目標。
二維碼營銷也是隨著移動營銷的興起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智能手機,一個二維碼,就實現了消費者和企業(yè)的互動。不久前結束的北京車展上,東風悅達起亞就充分運用了二維碼的溝通方式,車模手臂上、現場“小老鼠”手中的牌子、在展臺的墻柱角落……到處都有二維碼的身影,觀眾只要拿起手機拍下二維碼,就可以到展臺去換取獎品。
科技的突飛猛進給汽車營銷帶來更炫、更酷的溝通方式,AR(增強現實)技術即其中的一種,它將虛擬影像疊加到現實場景,擺脫環(huán)境、場景的限制,在現實基礎上增加更多創(chuàng)意性的視覺內容。北京車展上,奇瑞就采用了這一技術,現場主持人手持一張有廠商LOGO的卡片,講解汽車產品優(yōu)勢,投影在背后大屏幕上的則是主持人手中變換著各種產品的3D動態(tài)畫面、視頻等。專注于汽車CG服務的Bitone公司執(zhí)行總經理蕭立曄表示,未來,汽車行業(yè)在虛擬影像和虛擬體驗上營銷應用是大勢所趨。